「創藝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極少數的設計整合行銷公關公司之一,總經理馬修談起創辦「DFUN設計風尚誌」時表示,DFUN扮演的正是「設計行銷人」的角色。

馬修提到,自己過去有在其他公司將電腦雜誌結合時尚的經驗,「其實跟當初覺得電腦雜誌都太過專業,對一般大眾來說不易涉入的想法雷同,希望在一片設計人看設計的情形當中,能夠提供一個新的方向讓消費大眾來理解設計,能夠將設計商品漸漸認同為,不僅僅是美麗的擺設,更是一種能夠購買並且加以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馬修表示,公司嘗試以這樣的做法,為國內設計產業在行銷公關後端作業空缺的狀況,提供一己之力。(圖/創藝傳媒提供)
國內設計產業
現在最缺「消費者」
「去年決定專營之後,就已經把我們雜誌定位成『消費性的設計雜誌』,如同前述,我們希望推動的是『購買設計』,以及經由『使用設計』讓生活充滿美學。」馬修接著點出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從「台灣設計師周」、「高雄設計節」、「台灣設計博覽會」,甚至是「新一代設計展」會發現,國內設計業界現在整個產業鏈的結構上,竟然是大大缺了「消費群眾」這一塊。
馬修指出,從雜誌到展覽來看,市場幾乎都是面向設計人或是相關科系的學生,不自覺地,無論是政府的推廣或是民間的推動,目光偏重在「如何進行創作」「如何開發創意」,然而缺少了消費者的環節,有再多再好的作品,反而越顯創作之路的艱難。
「我們除了需要培養美感和鑑賞能力,更需要讓大眾能夠慣性讓設計品成為生活用品,而非讓設計停留在『被欣賞』『被討論』的階段;原本台灣的內需市場就不大,久而久之設計品只會更加被視為『具有實用價值的藝術品』;加上國際通路的方面,政府雖然鼓勵大家參賽、參展,卻沒有一個長期穩定的海外行銷策略,所以基本上外國人並不認識台灣到底有誰做設計,又或說台灣的設計到底特色在哪裡?所以就會看到像巴黎家具展,政府都會帶人、帶廠商去參加,可是成交量並不樂觀。」
體驗設計品的真價值:
又美又實用
一般民眾對於設計品,甚至是像法蘭瓷、八方新氣,大家會在要送禮的時候,覺得這很特別,很好看、又實用,卻很少人會在平常生活中拿王俠軍的白瓷杯來喝茶;事實上,王俠軍曾經在接受訪問時,用白瓷杯請馬修喝茶,「本來我是小心翼翼的,但他卻告訴我杯子就是要拿來用,當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瞬間我心領神會,他已經把自己的『慢活觀』注入在作品裡面,有一份細細品味,和一種靜謚,那一刻很直接地感受到:設計就是這樣把美學帶入你我的生活!當你使用設計品的時候,就能去體會各種美的境界。」
「這讓我想到,在『華山季節風』的最後一季,也就是九月才落幕的『居家美學季』展期間,我們辦了一個很特別的『VIP之夜』的活動,一共三天,分別讓名人、企業家還有設計師參加。會場裡面很熱鬧,像個小派對,有吃有喝有聊。」馬修說,當時對面是另一個設計展場,其中有位德國來的設計師跑來我們這邊逛,他問說:「為什麼台灣的設計展覽不能都像這樣很輕鬆有趣?」
原來國外很多設計展覽就是像這樣表現出設計人本色,讓大家可以自在又盡興,不受限於制式的儀式或活動方式;「這也是一個台灣設計圈和政府在推動某些設計展的時候,可以嘗試不同的展覽模式,讓設計原本就貼近生活的那一面,更加表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