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一名三十歲年輕男子因罹患交感神經失養症,造成兩條腿先後腫脹,疼痛寸步難行,原本一周需要吃百顆包含嗎啡在內的止痛藥,經過阻斷神經術搭配遠絡療法二十次後,不需要再依賴止痛藥過日子。
三軍總醫師疼痛科主任葉春長表示,包括交感神經失養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慢性下背痛等慢性疼痛,過去緩解疼痛的方式是侵入性手術,或不斷給止痛藥,但效果不彰,現在發現使用合併中西醫的遠絡療法,不需要碰觸患者疼痛點,只要從遠處取穴,直接按壓或以電流刺激,可以調控神經來緩解疼痛。
葉春長解釋,產生疼痛就是因為人體筋絡某處被阻塞,透過在其上、下方取健康的筋絡來引導,可以讓身體體流線又活動起來,並且引導病患體內原本的自癒能力。
三總疼痛科醫師郭章伯表示,由於遠絡療法無副作用,因此臨床上原本因骨刺或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疼痛患者,不少人願意先來嘗試遠絡療法,也可避免術後的不明原因疼痛或藥物副作用。
不過郭章伯提醒,服用抗凝血劑患者不適合使用按壓棒來刺激穴位,可以改採電貼片刺激的遠絡療法;戴有心臟節律器患者則反之,要用按壓來避免電流干擾。孕婦常見的下背痛或其他急性神經痛,透過遠絡療法能舒緩,同時不用擔心藥物副作用會影響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