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你能想像細菌也能發光照亮街道嗎?慈濟大學Formosa團隊十五位師生首度參加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的國際基因工程大賽(IGEM),以「午夜的太陽神」主題研究獲得銅牌獎,一鳴驚人。
這群來自東台灣的學生獲得其他參賽國家注意,連走在路上都有人認出他們,笑著打招呼:「嗨,Taiwan!」可說是一趟成功的國際交流。慈濟大學校長王本榮幽默地說,慈濟學生很慈悲,沒拿金牌是要提供學弟妹更大的努力空間。
國際基因工程大賽始於二○○三年;是一年一度的合成生物學領域最高級別的國際性大學生競賽。上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二日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舉行,參賽隊伍來自世界一百十二所大學。
慈濟大學今年首次參加國際因工程比賽,由分子生物暨人類遺傳學系先進行校內選拔,最後由生命科學系和分遺系組成的Formosa團隊,以「午夜的太陽神」代表慈大出國參賽。
參賽選手張智瑄說,全世界一盞路燈耗費掉多少電力!需要幾座發電廠?會產生多少溫室氣體?對地球造成多大危害?這些激發他們的想法,利用細菌在黑暗發光,變成節能照明設施。
「午夜的太陽神」於是便採用水母素與綠色螢光蛋白,發展出生物感光與發光兩大系統,藉由基因融合技術,使細菌(大腸桿菌)本身具有發光功能,希望未來能應用於路燈,甚至是緊急照明設備。這在全球面臨暖化危機,各方尋找減碳替代能源之際,慈大師生經半年發想出這種前端概念,受各國關注。
此次代表參賽的同學有分子生物遺傳學系二年級黃翊、張智瑄、黃映庭,生命科學系四年級林大鈞、劉旭哲、蔡元泰、蔡明諺、陳怡君、許詩婷、王怡婷、王若羽、陳曉筠;指導老師有陳紀雄、劉怡均、溫秉祥、顏瑞鴻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