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市話撥打手機,撥給2G號碼與3G號碼價格不一樣。消基會調查發現,市話撥打3G手機,每十分鐘最多較2G電話貴上近三十五元,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消費者無從得知撥打的手機是2G或3G,且撥打3G沒有多媒體或影像加值服務,加價收費形同「A錢」。
消基會近日接獲不少消費者反映,用家裡的市內電話撥打2G 手機和3G手機,收費費率竟然大不相同,尤其撥打3G手機的費率明顯貴很多,標準不合理。
消基會調查八家電信業者,發現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哥大三家業者將2G、3G分開計費,市話打2G較便宜,打3G較貴,每秒價差從零點零零六九八到零點零五八一六元不等,相當於每十分鐘通話價差在四點一八八元到三十四點八九六元間,收費價差達一點二倍。
消基會認為,以市話撥打手機,不會用到3G的網際網路、圖像、音樂等多媒體通訊功能,費率應與撥打2G手機相同,業者收費方式是把消費者當冤大頭。
消基會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項天瑞指出,通訊收費長期不透明,計算方式也很混亂,常讓消費者搞不清楚。「以秒計費看似相差不多,但是對電信公司而言,龐大客戶量累積下來的營利可觀。」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表示,他使用3G電話後,每天斷訊三十到四十次,2G變3G的服務未改善,還有斷訊、色情簡訊等問題,「竟然還變成電信公司漲價收費的藉口,令人無法接受,徒增民眾痛苦指數。」
他說,電信是特許產業,內部報酬率高達百分之三十,既然有賺錢,就應該回饋社會和用戶。
消基會呼籲,電信業者不應將2G及3G分開計價,國家通訊傳播委會(NCC)也需正視電信公司不正常收費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