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是一種動物,但比動物要高明的多,所以說:「人為萬物之靈。」
有人認為: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是因為有一個好腦子,可以容納很多知識。科學家表示:一個人的記憶力容量,是有彈性,且沒有限制的。記住了一個問題,往往會聯想到第二個問題;換句話說,記得愈多,能聯想或推論出來的問題也愈多。
有人認為,簡單的事物比複雜的容易記憶,但事實上,簡單的事物,容易記,也容易忘,倒不如複雜的事物,因得來不易,印象反而比較深刻。
科學家們認為,一般人所用出來的智慧和能力,不過僅為全部能力的四分之一罷了。
人類的偉大,還不僅是他們的智慧,有些與人類身體有關的數字,也夠「偉大」的了。
健康的人,每天心跳次數是十萬零八百次;把所有的血管串連起來,總長會有十萬英里;每天血液循環的里程,有一億六千八百萬英里;成人每秒鐘內,紅血球新陳代謝的數目有一萬個。
每個人的頭髮,平均約有十二萬根。別小看了那根細細的頭髮,科學家曾用精密的儀器測量推算,一根頭髮可以支持四分之一磅的力量,十二萬根的頭髮結在一起,至少可耐重十噸,而且人的頭髮,深入皮肉,假如抓住一個人全部的頭髮,懸在半空,至少要在他的腳上加五噸重的物體,才能將所有的頭髮一起拔掉。
我們常說雙手萬能,但你一定不會相信,手的靈活程度,使我們連「看」都來不及。
有位科學家曾在電影裡,分析一位鋼琴家的手,十個手指一秒鐘內竟按動了一百二十次琴鍵,平均一隻手指一秒鐘內按動琴鍵十二個,還要變化節拍的長短和輕重。
講到了「看」就想到了眼。通常我們總以為有了眼,便可以看東西,其實不然,任何動物的視覺,都必須在活動的狀態下,才能把東西看清楚。
人在看東西時,兩眼雖然不一定活動,可是實際上有好幾百條小肌肉在活動著,只有如此才能看清各種物體的真相。科學家曾經做過試驗,用一種特殊的透鏡,使眼睛裡的各種肌肉暫時停止活動,那麼所看到的物體,不但模糊,而且一律成了黑白兩色。
其實,除了人、人猿,以及猴子等極少數的動物外,大多數的動物都是色盲。他們看到的東西,僅是黑白兩色,就像我們看黑白的電影片一樣。
想想看,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多幸運。(劉學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