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在地板上,頭抬起,看著偌大的練功室,角落的自己顯得如此渺小。彎下身軀的我,看世界的眼睛突而從一百六十公分往下調降到剩下五十公分。突然感到自己的世界換了一個樣子,由下往上看,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我想到,動物眼中的世界必然與人類不同,一隻狗乃至於一隻貓,看到的世界何其廣大,從孩子的角度,看出去的世界又是另一種光景,而大人的世界,距離拉長,高度增加,寬度與深度都是莫測高深,早就忘記孩子的眼中世界竟是何種模樣?跪在地板上,曲屈在低處,自己變小,世界變大,心的感受拉大加長,從一個手掌大的小盒子擴張成為一個無邊無際的寰宇。
從小到大,曾幾何時,眼界慢慢地隨著身長而轉變,從仰望的直角到平視,從謙虛的受教到教人,身長拉高了,眼中的世界卻小了,把心關在牢籠中,讓眼睛只看到想看的事物,讓心聽到只想聽到的讚美,讓自己的生命在狹小的長方形中直立成長,卻從未發現事實的真相只不過是:路越來越窄了,心的空間越來越寸土寸金了。視覺的寬廣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縮小尺寸,心的鮮度隨著社會地位的增加一點一滴減少,思想內容在老去,像手中輕輕皺起的網絡。
我想到了周利磐特。釋迦佛在世時,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其中有一個徒弟,腦筋不好記性差。佛陀所教的道理一聽即忘,那裡還談得上傳法?當其他弟子已經可以代替祖師到各地傳揚佛法時,他只會在一旁,連一句簡單的句子都記不得,所有的人常常嘲笑他,認為他是愚鈍的修道人,今生絕對不可能有成就。有一天,釋迦佛靈機一動,教周利磐特「掃地」的功夫。他給周利磐特一支掃把,教他每天只要去掃落葉就好了,一面掃,一面唸:「我掃塵垢,我掃塵垢,……」就這樣,突然有一天,周利磐特越掃越感到這隻掃把好像在掃自己,越掃越看到自己心中堆積著厚厚的塵埃,一面掃一面感到慚愧,一面掃一面把自己最深處的污垢清理出來,一點一滴清理自己,周利磐特看到自己的心,從黑暗變成光明,從污濁變成乾淨,智慧的光芒緩緩從心中散發出來,有一些同修的弟子,發現周利磐特臉上的神情不一樣了,自信的光芒在臉上閃耀。有一天,常到隔壁村向女眾們說法的弟子生病了,大家正在討論要換誰去說法時,佛陀指名:「周利磐特,你去吧!」眾人的眼神中佈滿不相信的舌鋒,七嘴八舌地懷疑這個決定。
周利磐特在眾人的懷疑中,開始了「掃地」的體悟:「我每天在掃地時,越掃越覺得自己的心很污濁,所以,我的內心很慚愧,一面掃地一面反省,一面修改自己,有一天,發現心清淨了,所有的經典彷彿從心中流露出來。一下子就懂了佛的教導。所以,修行是在修這顆心,修行是在掃心中的塵垢啊!」此話一出,所有的人驚訝不已。
那些曾經運用聰明才智的人,曾經辯才無礙,滔滔道理不絕的人們,突然閉口了,羞紅的臉色,煞時遮掩了天邊的彩霞。
修道無他,心為根本,修心修性才是修道人的基本功夫。這不也是禪宗各祖師們的訓誡嗎?慧能祖師不織字而能悟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周利磐特不善言語而知從心入手,最後悟出一番智慧之語。
心的功夫豈在於多言多語,在於掃去生命的塵垢。累世積習與今生所積累,最後都像層積岩般成為心中一層厚厚的塵垢。掃去心中塵垢,才會見到清淨啊!
彎下腰,我的心卻更沉靜了。擦著黃色的藺草,細膩的編織規規矩矩地排列在自己該站的線條上,我順著紋路,撫平曾經被踐踏過的平面,用乾淨的水還給它原來的本色,輕輕的來,輕輕的去,榻榻米又煥發出嶄新的面貌。
看到平常自己看不到的角落,轉換生命的眼光,清理被世界污染的塵垢,就像我此刻正重新彎下腰,放下身段,柔軟筋骨,用另一個想法看世界,換另一顆心觀照自我,我,正在學習,擦自己的心。(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