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淨大師曾作偈云:「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遙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此偈道盡了西行求法高僧們為法為教的悲願,更警惕後輩們學法的心態。
佛門中的修持法門可謂隨類各得解,抄經修持,讓我們透過一筆一畫,訓練專注,讓心沉靜。在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裡,用手抄寫經典,讓我們體驗高僧大德們為了三藏典籍,用生命的歲月來換取,用僧命的力量來傳燈的偉大。
懷著慚愧心抄寫經文,因為,我們還是坐在舒適的抄經堂抄經。如果只將抄經當成追求最夯、嘗試最奇特的活動,那修持就成了趕流行,無法將法深植於心田中,屆時面對人、事、物的變遷時,力量不足,就招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