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中辦造飲食的地方,稱為「大寮」,大寮是修福修性的好地方。明朝紫柏大師在〈示廚〉一文中提到:「修行人之性命,實繫於廚中人之手,如法辦造飲食,奉佛供僧者,謂之大慈悲菩薩。酘酘佛言:凡三寶之地,辦造飲食供養佛、法、僧之所,謂之香積廚。故辦造飲食者,三德不解,六味不辨,兼自己身、口、意三業不淨,則辦食之所不名香積廚,謂之穢積廚矣。」
女眾學部學生不須參與大寮事務,但老師細心為我們安排了典座課。上課時間一到,每個人穿上圍兜,拿起鍋鏟,看起來有七分架式,但一拿起菜刀就破功了,不但切得不順又慢,刀子的拿法也不對,幸賴耐心的老師一步步調整我們的缺點。
煮完菜,大家到各組品嘗,咦?真是奇怪,材料都一樣,可是每組煮的口味都不同。同樣的因,在不同的緣之下,產生了不同的果。
這就好比我們都身為人,然因生長的環境不同,而有不同的個性,但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只是我們不自知而已。
在佛門中,每個當下都是修行,透過叢林生活,反觀自身,不斷學習,法,離我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