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是近日政壇熱門話題之一,包括是否增加立委席次,並衍生立委是否自肥、要不要修為內閣制等問題。
連馬會、王宋會雖然都撇開修憲話題,但在媒體追問下,談論的都是修憲,立委林濁水說修憲不是什麼立委自肥,他批評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反對修憲,是著眼於二○○八年總統大選,立委吳育生則反批太扯,不能就事論事;也有人認為立委一百一十三席太少,兩百多席不算多。這些談談各有所見,不過筆者認為他們忽略了重要的「誠信」原則。
任務型國代複決修憲案通過沒多久,如今立委又要修憲,要將席次增為一百六十四席,一百一十三席的修憲結果都還沒有實行,就又要修憲,這不是「自肥」嗎?且有不管社會期待,人民困苦望河清,只顧滿足私欲之嫌。
立委席次如減得太多,現任立委不分藍綠都有怕沒頭路的焦慮,修憲增加席次主要顧慮在此,難道立委沒有私心嗎?值得民眾思考。
就算立委確實是為公義著想,可是連實行都不實行就推翻前修憲的結果,不但形同兒戲,而且違反誠信原則、失信於民。
再說,國大已廢,立法院欲廢棄修憲成果,又要再修憲,有如球員兼裁判;此外,若將修憲結果交公民複決,程序冗長、勞民傷財,有必要嗎?是當務之急嗎?
筆者認為,還是應該把上次修憲成果付諸實行,如果一百一十三席立委會讓立法院運作窒礙難行,屆時再修憲未遲。立法院不能帶頭食言而肥,因為立委無誠信,會有上行下效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