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禕庭台北報導】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昨天新書發表會後,以「好繪本如何好」為題,發表演講。他說,我們常講「心靈重建」,但是「能不能不要重建?」,如果原本就很穩固,根本不會倒,何必要重建 ?繪本可以當作一個教育孩子的基礎,基礎穩固了,才能繼續往上走。
郝廣才說,他到一所學校演講,有一位「故事媽媽」反應,他們講述故事過程中,最大阻礙竟然來自老師,常會有老師建議,不要總是講繪本故事給孩子聽,中年級的孩子應該要講成語故事,高年級的當然要講更艱深的故事。他說,教育應該讓孩子會讀書、愛讀書,而不是為了考試而讀書,或是只讀考試會考的書。
郝廣才認為,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圖像思考的能力,現在教育只放在孩子文字或數字思考上,例如神探李昌鈺,就是一個圖像思考的人,他破解的許多案件,就是根據現場的畫面去思考而破案,而不是根據一堆數據分析而破案。
他強調,好的文字其實是描述畫面的,唐詩中許多作品,我們透過文字,就可以感受到畫面,而且許多描寫鄉愁的詩,詩中往往沒有出現悲或愁,但是整首詩的氛圍就能感覺到悲傷。郝廣才說,電子化是必然趨勢,格林文化已將《小石佛》做成電子書,還打算要開發「電子兒童閱讀器」,正在申請專利中,但這並不是要取代書本。他舉例,之前在北京和台灣各找了二十名沒有閱讀習慣的小朋友,先讓他們看完電子書,再閱讀紙本書,結果養成每天讀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