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澳洲的第二天,陳大哥家柳丁、萊姆掛滿枝頭的院子裡,突然響起一串爽朗的女高音,提著蘋果、橘子,高壯身影的羅大姐,就出現在眼前了。
羅大姐隨先生移民澳洲已三十多年,鄉音未改,只是歲月催人,染白了青絲。想老家的時候,就會回台北住一段時間,帶些豆腐乳、醬菜回來解饞,並把菜籽撒在後院。因此我們住在這裡的三個星期,吃了好幾餐她種的紅鳳菜、高麗菜、油菜,安心又有家鄉味。
沒兩天,住在附近的呂先生也聞風而至;雖說移民了二十幾年,但是台灣還有事業放不下,因此經常兩地跑,當空中飛人。
他喜歡海釣,常約陳大哥晚上出門,那天,就開著他的休旅車,載我們欣賞海邊夜景,及城市的夜生活,見識雪梨的另一種風貌。
呂先生說話高亢急促,言論激烈,但是相處幾次後,發現他其實率真愛台灣,只是恨鐵不成鋼,雙頰上線條分明,憂國憂民中有幾分風霜;家中布置雅潔明亮,是很有品味的男人。
一天晚餐時間,我們朵頤著羅大姐送的明蝦,嘴裡塞爆塗滿香料的義式碳烤雞肉,又迫不及待仰起脖子,痛飲芳香甘醇的葡萄美酒,即使酒量淺薄,此刻我也願醉臥他鄉。
美酒是王先生親釀的。
他本在台灣擔任知名公司的財務經理,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毅然舉家遠颺,兒子也很爭氣,在學業、事業上,果然都有優異的成就。
王太太娟秀雅麗,自小習舞,才藝出眾,曾經在民族舞蹈競賽中勇奪冠軍,婚後即走下絢爛多姿的舞台,相夫教子,著實難得。來到雪梨後,王太太在社區、僑界敦促下重披舞衫,指導華人和外國女孩跳中國舞蹈,先生也台前台後幫忙張羅,在各種大小型晚會中發揚國粹,出錢出力,博得一致好評。
談起家人,王先生一臉幸福滿足,其實他自己媲美專業人士的釀酒技術,早已遠近馳名,可貴的是只送不賣。
當年他為了讓太太喝到最醇美的葡萄酒降血脂肪,竟鑽研出滿腹心得,如今家中測酸鹼值的試紙、量甜度的比重計、過濾器、酒窖等等,一應俱全,對葡萄的季節、產地、品種,也嚴格篩選,難怪能釀出風味絕佳的口感。
王先生一談起酒經即滔滔不絕,因酒結緣的故事更引人入勝,不過我最欣賞的,還是他處處以家人為榮,時時不忘回顧感恩的美德。
陳大哥待人厚道親切,他的朋友愛屋及烏,我們才能在異國享受到濃郁的人情味,生命更得恩寵。漂泊的遊子總是心繫原鄉,親不親,都是故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