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版昨天的「五月繳稅季,人民滿肚子火」一文,提及「官員貪瀆吃相難看,公共建設閒置,富人逃稅,軍教免稅,老百姓怎能心服口服」,我心有戚戚焉。
政府浪費公帑程度已到令人痛心疾首地步,花十一億元蓋的台中港旅客服務中心,成了蚊子、蟑螂、老鼠窩;以近十二億元建了台南百貨商場大樓,目前最大作用為竟是「為五星級飯店的廣告指示牌」;用十五億元建屏北機場,一天只有三班飛機。
好吧!「亂蓋」一通也許是為了選票考量身不由己,但民眾高喊向高科技產業課稅,取消軍教免稅等呼聲,主動權可說是操之在政府,只要稍有「今日不做,明日要後悔」的認知,改革自然水到渠成,為何至今仍文風不動?
此外,政府明明是債台高築,為何還要舉債軍購?台灣圖存之道除了軍購,別無他法嗎?人民的大哉問,得不到政府正面回應,花錢又如此「烏魯木齊」,加稅前都已留給子孫一屁股債,加稅後的施政品質真能如「神功附體」,高明起來嗎?
泛紫聯盟大聲疾呼民眾「抗稅」,站在「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立場,作法雖值得商榷,但國民繳稅,政府就有責任提供良好施政品質,無奈「好大喜功」的浪費、弊案層出不窮,對富人課稅的態度「微軟」依舊,教民眾如何不神傷?要知道「台灣錢淹腳目」的天年不再,已經沒有裝闊的本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