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公務員百分之十八的優惠利率問題屢吵不休,既得利益者不肯放手,堅持於法有據,要請領到底;主政者不敢得罪龐大選民,明知不符合分配正義,卻也不敢斷然喊停。
近年來銀行定存利息不斷下降,到如今只剩百分之一。一趴對上十八趴,差額足足十七倍,換算成實際金額,政府光是補貼利息差每年就得支出七百億元,對於財政已經捉襟見肘的國庫來說,無異是雪上加霜。
筆者認為,十八趴的利息優惠政策,政府硬是要補貼到底,也不是不行,只是,補貼利息差額的財源,應由享受優惠利率的軍公教之所屬部會自行設法籌措財源支應,不該由沒有分到半毛錢的其他國民支付。至少不能從稅收中支付,特別是坐領十八趴者中,還有許多人根本不需要繳稅。
舉例來說,國防部推動募兵制,未來隨著兵源減少,節省下來的國防經費,還有多餘出來的閒置軍事用地,或賣或租所得,可以拿來補貼十八趴利差。國營事業收入盈餘,或可提列部分補助利差。
裁班減校後,多餘的教育資源,各級公立學校可以開辦安親班、出借場地,所得也可挪為補貼利差。
政府不能以軍公教為國貢獻為由來合理化錯誤的十八趴政策,特別是在這民生經濟普遍衰退,民間企業的一般白領上班族與勞動人口收入普遍偏低,軍公教薪資福利卻相對優渥的時代。
總之,十八趴政策若要持續下去,政府應該自行籌措財源,不得動用人民百姓的納稅錢,不可排擠到社福預算,亦不可舉債以債留子孫。否則,這樣錯誤的財務結構若不能及早想辦法補強,後代子孫的債務壓力只會更大。當真愛下一代,不想讓其吃苦受罪,就應該從整頓一團爛帳的國債開始。
健次(北縣新店/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