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木柵內湖線」通車以來頻出狀況,被戲稱為「柵湖(詐胡)線」;老是被叫「詐胡」唱衰,營運怎麼會順利?為擺脫臭名,決定改名「文山內湖線」,簡稱「文湖線」。
但改名後,「文湖線」仍然出槌,台北市議員昨天表示,一列由馬特拉系統改裝電聯車,上周出軌迄未見檢討報告,要求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北市府副秘書長譚國光則說,當天屬駕駛人為疏失。
無論是否人為疏失,改名能不能改運倒是可以檢討。
如果出生時(捷運通車時),確實有個不雅名字,長久叫下來有所困擾,當然不妨改個雅名,自己聽了順耳,也會對人生(營運)更有信心。
不過,姓名學其實也是一種人為的操作,因為相信命運或運勢可以藉由努力(改名)來改變;反之,如果認為命運是天定的,個人努力也改變不了,那改名也是多此一舉。
自己的行為表現也是相當重要的,做惡事理應受到懲罰,如果想藉由改名而免於報應,天理豈能容許?換言之,改名能不能改運,要看此人有否改變;改名屬於表面做法,命運能否改變,關鍵在於心的調整,從而延伸到外在言行。
不管改名與否,都應該試著了解命運不好的原因,靜下來問自己的內在心靈。同理,木柵內湖線頻出狀況,是命運不好嗎?還是設計不良、管理不當的結果?如果這些人為疏失不能減少,乘客繼續抱怨,民意代表拚命抨擊,捷運人員的心情持續鬱卒,改名真能改運嗎?
從姓名學來看,如果有其他方式更能改變心情,甚至可以因人而調整作法,在不同運勢下,同樣的本命也能展現出不同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捷運的運作不能修正,臻於至善,即使改名,同樣的本命(設計不良、管理不當)也不會有所改變。
縱然如此,捷運如果能針對為人詬病的問題,列出各種可能因素來歸納分析,敢於革新,才真正是有意義的改名。畢竟,工作心態可以讓好運加分,也可以讓好運減分。
賴聯成(台北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