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於今年七月底,卸下屆滿三年任期,雲科大「設計創新技術研發中心」主任一職的黃世輝副教授,談到今日各大專院校設計相關系所林立的現況,對比早年可說一日千里,目不暇給了。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在技術學院時期,已經創立設計學群,升科大以後,也升等為設計學院。黃世輝認為,雲科算是台灣目前設計學院結構最完整的學校,很多學校是後來才將設計學獨立於工學或商學,相較之下,雲科長年直接推動設計藝學,在制度或資源運用的確更為完備。黃世輝提到,「其實我們就常講,學校是整個設計學院都在進行文創產業的事情。」
五大設計藝學 相互輝映
「這幾年隨著教育部新的計畫與經費補助,學校打造『設計創新技術研發中心(設創中心)』,希望藉以推動設計教育和產學教育的結合。希望從學生的創意創作來出發,打造產學合作的可能性。像是與興隆紡織合作的特色毛巾:甜在心棒棒糖,就是經由產學合作案,將學生發想的創意,經過產品測試的層層檢核之後,正式由企業進行生產製造,在市面販售。」
誠如黃世輝所言,雲科整個設計學院其實都在從事文創產業,從設創中心成列的作品來看,中心其實結合了五大設計系所: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建築與室內設計、創意生活設計,另外還有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許多創意產品內容都可以看見多種設計藝學相輔相成的結果。
以興隆紡織的案例來說,除了二○○四年研發已上架的「甜在心」、「涼夏果物冰」,目前更有八款開發中以杯蛋糕、長條蛋糕造型包裝的特色毛巾,這個案例除了產品設計、美學運用之外,由於毛巾工業是雲林虎尾的特色產業,成功的產學合作與專利移轉,更能進而幫助地方發展;正是印證五大設計對於雲科發展文創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跨校跨領域
創意激盪合作無間
中心專案經理賴逸婷指出,配合設計學院原有的結構,中心這邊主要發展的五大領域:視覺、工業、多媒體、空間,以及現在最熱的創意生活,正是融合雲科設計豐富的資產而來。
雲科設創中心一直有一個跨校的計畫持續在推動,這個計畫是結合中國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台南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以及雲科大七所學校進行跨校的設計創新研發。賴逸婷說,「我們結合七所學校的集體創造力,以推廣在地產業發展為宗旨,在合作期間,已經開發出許多特色產品,以及創建自有品牌;而七所學校之間的資源都是共享的。」
「舉例來說,西螺農會推廣醬油,學生們集思廣義建立新品牌與整體的形象設計,中心這邊也會跟廠商接洽,只要廠商有意願,這個新品牌很有機會問市。」除此之外,這個計畫案之下,還打造了古坑咖啡煥然一新的品牌與包裝設計;另外還有以福祿壽酒廠為發想,開發「一口杯」產品;而目前中心產學合作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特色毛巾設計。
毛巾狂想圓舞曲
賴逸婷表示,目前已經問市的兩款毛巾,其中一個是甜在心棒棒糖,另外一款是涼夏果物冰巾,推出的時候廠商更接到台糖冰品下單十萬隻,非常驚人!「那其實有段時間因為WTO連帶的影響,虎尾的毛巾產業開始下滑,透過這個合作,原本一條價值二十元的毛巾,可能一翻三倍,滿足的不只是廠商,有趣、美觀又實用的商品也讓消費者買得開心。」
除了興隆紡織的合作案,在雲科的「雲鴿子創意商店」中,可以看見可口誘人的「毛巾西瓜」。賴逸婷指出,這是當時雲林縣處長來參觀時,立刻下單千件,做為「雲林西瓜節」贈品的創意商品,對於推廣雲林地方發展,有很大的效益。
「像這邊看到的『棒球毛巾』也是現在研發中的特色毛巾產品,目前已經有廠商洽談專利移轉的事宜。那這款毛巾的特別之處則是在於,同樣是球體毛巾,市面上的球體包裝還是會看到毛巾頭,而這款則是呈現了完整的球面。設計師運用一些軸轉原理,使目前仍然需要人工折製的『棒球毛巾』,成形容易,而且美觀獨特。」
科技導入
設計也能這樣做!
創意當然也需要充足的設備去完成作品。雲科設創中心接受教育部二○○四~二○○九年的補助計畫,建置了輸出空間,裡面有許多可以建構2D甚至是3D結構一體成型的輸出與上色機具。有了這些機具,創意內容能夠實際製成樣品,更便於跟廠商進行會勘和討論。
其中3D掃描機和RP成型機,這兩個設備對於生產速度可說大大提升。當學生的作品輸入進行3D掃描之後,就可以直接轉換數據輸出到RP成型機具上,這台機器就會立刻打樣出一個完整立體呈現的原型物件,無論是公仔或其他,都可以直接立體成型!
賴逸婷繼續說明:「上釉還有其他後加工是另外作業,然而光是這個步驟就已經節省大半時間;甚至整個系統都連結的狀態下,逆向操作來獲得立體物件的數據也完全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