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運聖火自行車隊繞行台灣十三天後,昨晚回到台中市。台中市長胡志強接過聖火,現場號角響起,伴隨著隆隆太鼓聲,為台灣祈福。洪敬浤攝
全國運動會競賽項目全部都是亞運、奧運的比賽項目,加上選手精銳盡出,長期旅外比賽的球員,也回台參賽,民眾可趁此機會親眼目睹心目中的偶像。
今天開幕儀式,將播放運動版國歌畫面,以體育競賽感人鏡頭為內容,市長胡志強表示,希望全運會獲重視,如同台灣奧運。
胡志強表示,這是一部振奮人心、紀錄台灣運動史的影片,希望透過結合國人奮戰與代表國家精神的國歌影片,凸顯運動選手不屈不撓的努力,及台灣人不低頭的精神。
今年比賽項目有:水上運動、射箭、田徑、羽球、棒球、籃球、健美、保齡球、拳擊、輕艇、撞球、自由車、擊劍、足球、高爾夫、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空手道、橄欖球、射擊、壘球、軟式網球、桌球、跆拳道、網球、排球、舉重、角力、武術、划船、帆船以及馬術,共三十四種競賽項目。
旅外球星返台競技
長年在國外參加職業比賽賺獎金的選手,也紛紛回台參加全運會,其中,又以網球選手居多。
楊宗樺以及謝政鵬這兩位「大滿貫」得主,都將代表台北市出賽。
謝政鵬九月與匈牙利搭檔費索維奇,合力拿下美國網球公開賽青少年組男雙冠軍,也是個人的第四座大滿貫青少年雙打冠軍。
楊宗樺去年奪得法網青少年組男單冠軍,成為十七年來首位獲得網球大滿貫賽事,男子單打冠軍的亞洲球手,並在當年年終青少年組世界排名中名列第一,獲得國際網球聯合會(ITF)頒發青少年組男子單打總冠軍稱號,兩人攜手合作肯定吸引眾人目光。
此外,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詹詠然、詹皓晴姊妹檔,九月底在日本泛太平洋女網賽,擊敗世界球后莎菲娜的張凱貞,目前(十月十九日資料)WTA世界排名一○一名,成為台灣新一姊,據了解,她們都將代表台北縣出賽。
籃球好手林志傑今年前往中國挑戰CBA,本季SBL看不到他狂野的身手,還好全運會他會代表基隆市出賽,球迷得好好把握。
聽奧選手再戰全運
台北聽奧落幕,台灣共拿下十一金十一銀十一銅,這些聽障選手有的也取得全運會參賽資格,證明他們運動水準不比正常人差。
四十七歲的「網壇老將」何秋美,在台北聽奧跟姐姐攜手拿下網球女雙銀牌,在單打也拿下銅牌,拚戰精神獲得一致好評。二十多年前就是知名網球選手的她,一度是亞運、全運會的常勝軍,因罹患「遺傳家族性聽覺神經萎縮症」轉戰聽障賽事,今年全運她再度披袍上陣,代表台北縣出賽,更擔任女子網球隊長要職。
林香孜在台北聽奧拿下保齡球女子個人賽銅牌,全運會代表台北市參加保齡球項目,要讓大家知道,她不是「玩玩而已」。
空手道國手呂金峰在台北聽奧奪得男子七十五至八十四公斤級金牌,在今年全運會代表台北縣出賽。
體壇老將奮戰不懈
去年北京奧運「打不倒的孩子」蘇麗文,負傷上陣力戰到底,導致左膝十字韌帶與前副韌帶撕裂傷,左腳第四根腳趾骨折,感動無數國人。她今年不僅是台中全運會的代言人,更代表金門縣出賽,經過一年多休息養生,國人迫不及待想看她回到場上。
身高一百五十七公分的「小巨人」王信淵,今年已經三十三歲,上屆台南市全運會中,證明自己寶刀未老,完成男子五十六公斤級十二連霸,今年挑戰十三連霸。
台灣籃壇「漂亮寶貝」錢薇娟,從國家隊退休轉任教練,身手依舊敏捷,代表台北縣出賽。
而在北京奧運表現優異者,如謝裕興、簡毓僅、程文欣,舉重銅牌盧映錡、陳葦綾,射箭好手袁叔琪、王正邦、陳詩園、郭振維等也都會參加全運會。
有趣的是,翻開男子籃球名單,台北市教練是閰家驊,球員有:哈孝遠、何守正、陳世念、吳岱豪、楊玉明、尚韋帆等,從教練到球員名單簡直是超級籃球聯賽(SBL)台啤隊的化身;台北縣領隊蔡福財、教練東方介德,球員有周泓諭、吳志偉、陳信安、張益銘、周士淵、曾文鼎、周泓諭、李學林跟楊哲宜,也都是裕隆隊的班底,兩軍對壘,可以說是SBL的熱身賽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