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照護是後天治療環境的議題,但有老人福利團體把重心放在預防保健的「老人運動和休閒娛樂」上,像老人基金會十日才結束第六屆老人運動會,未來更預計辦「銀髮選美」,保健老人身心靈健康;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則在上月底取經芬蘭、丹麥,要將北歐老人運動的體制、福利等經驗帶回台灣。
老人基金會委員武強生指出,基金會於二十三年前成立時觀察到,老人需要被社會重視的面向很廣,例如助養、受虐和休閒娛樂,基金會希望朝身心預防的方向著手,所以積極舉辦「老人運動會」、「老人旅遊」及未來會推出的「銀髮選美」等活動,提升老人的社會地位,讓他們活得較有尊嚴,不會感到被社會鄙視、忽視或遺棄。
武強生解釋,之所以將老人運動會列在推廣項目中,是因為不論經濟背景如何,老人的通病就是不願走出家門,寧願守著電視,與藥罐為伍,卻不懂得如果他們讓自己的身心藉由打球、跑步、跳舞、下棋等運動來放鬆,多與人互動,就能長壽又健康。即使行動不便,武強生也強烈建議要讓老人出外走走。
參加過老人運動會的選手增加不少自信,覺得與年輕人沒差別、充滿喜悅,有老人因此說:「出來玩玩也不錯!」老人間多了共同話題。所謂「封閉的心不能遏止快速老化。」老人基金會多方嘗試,加辦老人旅遊團,以盡量不移動的景點、速度慢、強調吃美食和尋找童年回憶,兩梯次下來,迴響不錯。
取經北歐
強化體適能
為了更明白老人運動的重要,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則到芬蘭與丹麥參訪,觀摩當地老人福利體制。執行長林依瑩說,兩國都重視「老人的健康促進」,尤其是體適能,著重預防照顧,台灣要學習北歐國家「讓運動指導員為老人運動作規畫」,不只是打太極、跳土風舞,而是把運動當促進健康的功課在做。
不過,芬蘭自殺率在全球前十大排行榜上有名,原來當地社交少、個人式運動多,所以在提倡老人運動的同時,林依瑩認為社交也要兼顧。儘管兩個團體觀點有差異,但有福的仍是我國的銀髮族,因為民間團體的積極,明年老人基金會還要推行選才能和儀態的銀髮選美活動。老人基金會積極開闢銀髮舞台,認為只要身心好,藥就吃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