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報料 誰還相信第四權?

 |2006.04.30
529觀看次
字級

近日的爆料新聞中,對第一家庭糾纏不清、爆料者的性醜聞、執政者的貪腐以及在野者的選舉需求。有正義凜然的態態,也有掩藏不住的慾望橫流。令人痛苦的是,台灣成了一個無法知道真相的社會,到底是正義的揭弊還是潑硫酸式的損人名譽,竟是無解。

媒體對新聞全然不查證、不把關,難道不會逐步失去人民的信任嗎?媒體推波助瀾,請問人民要如何認知到底什麼是事實?這波激烈的爆料現象,的確讓很多人感受到錯亂及無所適從。

要提醒的是,媒體在興奮於政治醜聞及色腥羶,創造高收視時,是否意識到另一股疏離的力量正在形成。過往收看新聞時,民眾接受新聞為客觀公正,少有懷疑,而予以採信。媒體因有公信力,而成為民主社會中,能替人民監督的第四權。但如果人們不再相信媒體,請問誰來扮演第四權的角色?

今天的爆料者所宣稱的正當性,不是源自對司法癱瘓的抗議嗎?而部分政論節目成為爆料者的舞台,正是感於台灣長年來司法無法獨立,無法處理最高權位者的貪腐。因為在台灣民主化的腳步中,司法仍是歷來台灣領導者,始終不願交出的一塊,國民黨時代如此,民進黨時代仍是如此。因此媒體對台灣的民主鞏固、對特權的監督、對正義的維持,更形重要。

坦白講,因為如此,所以我們願意縱容媒體(人),激烈一點沒關係,因為高位者握有龐大的權力資源,總是不動如山,一幅你奈我何的姿態。但如果今天緊鑼密鼓的爆料,加上媒體(人)的過渡操作,勢必會出現反撲。為什麼?因為台灣人對這樣的氣氛並不陌生啊,許多人都聞到選舉的味道了:貪污、槍枝、迫害、性醜聞酘酘,那我們只是再次回到分裂的對抗社會,人們會認為一切只是選舉手法,請問還會有多少人相信這當中的事實?

今天,硬是要將人民的口味無限加重,請問以後還要用多少聳動的新聞,才能滿足人們的胃口。照這樣下去,總有一天大家的味蕾會失靈,到時想餵養什麼新聞都已彈性疲乏了,只剩兀自興奮著的表演者及配合的媒體人,卯足全力,人們卻是冷面以對。黃惠君(台北市/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