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台北市立法院旁濟南教會,從日據時期為日人專用教堂,到光復後成為國、台語雙聲帶的教會,其哥德式建築外觀備受矚目。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濟南教會的建立源於日據時代,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是台北市內古老教堂建築之一。當時日本政府為安撫日籍基督徒及拉攏本地教徒而創建,故濟南教會為當時推展基督教日本化的指揮中心。戰後,日人離台,因濟南教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淵源,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為當時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外省教徒不適應台語傳道,於是另外成立國語禮拜堂,形成國、台語雙聲帶教會。
濟南教會建築為現存台灣基督教堂中年代最久者,屋頂歌德式建築,為日籍名建築師井手薰在台灣的第一件作品。
此外,教堂西側立面尖拱窗鑲嵌有圖案的玻璃,內部使用鋼骨屋架,空間高敞而顯得莊嚴,屋面則為木構造,是當時較為特殊的作法。外觀門窗多用哥德式尖拱,鐘樓上方的石雕百葉窗既可遮陽,又兼具造型上的美觀。
濟南教會人員指出,該教會具有觀光教會的性質,因地點適中,交通方便,建物古色古香,慕名而來的人不少。同時也因鄰近台大醫學院、台大醫院,許多教友來自台大,而被稱為是「學者教會」;很多政府要員、企業家在此聚會,更因前總統李登輝是濟南教會的教友,還有人稱呼為「總統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