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在上班時間種菜問題,竟成了媒體重大新聞,除了吳揆發言、人事行政局認為違法外,公民營企業還互有不同管理政策,但我認為,禁止者的方式是鋸箭法,忽略了問題出在人性管理、員工紓壓。
為何有許多外商公司不禁止員工上班時間種菜、開餐廳?除了責任制的工作型態外,更重要的是深知管理的對象是人,而員工才是公司最大的資產;而不玩「開心農場」就是行政革新,就能提高生產力、業績嗎?
從這個方向觀察,若政府機關禁止公僕玩,豈不是辦公室的報紙、雜誌、隨身聽、電視等都該撤除?而且透過網管加鎖方式,不許公僕、員工上互動式網路,只能治標,因為真要上網有多個管道。
所以,機關首長、企業經營者應自問,懂得管理部屬的收放之道嗎?員工在上班時間都有紓壓管道嗎?人事管理制度與工作量合理嗎?
一個網上的互動遊戲,會員竟有八成是國人,還會鬧成官員、企業以大事來處理,顯示職場存有過勞和壓力,但大家卻忽略了人性管理與紓壓,如何改善讓大家天天「開心」,才是看待「開心農場」應有的認知。
張樹勉(北縣新莊/退休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