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與中國古生物學家鑒定一種與烏鴉同樣大小的化石,他們認為這有助於了解翼龍─這種神秘的飛行爬蟲類,填補翼龍演化的關鍵空白。
科學家為紀念達爾文,將此物種命名為Darwinopterus modularis,(前半段意思是達爾文的翅膀)。達爾文二百年前誕生,一百五十年前發表創新的演化論《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五位古生物學家在英國「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中指出,在中國東北部,今年發現超過二十具這類新物種的化石。這批化石在一億六千萬年前的地層出土,十分接近中、晚侏儸紀的分界,比始祖鳥早了至少一千萬年。
Darwinopterus看來是介於原始長尾翼龍與其後代的中間生物。翼龍的後代尾巴變短,但飛行技巧更進步,偶爾會出現巨大體型。
英國列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恩溫(David Unwin)在新聞稿中表示:「Darwinopterus的出現令我們驚訝。我們原本期待帶有中間特徵的生物填補空白,例如不長也不短的尾巴。但Darwinopterus奇怪之處在於,牠與晚期翼龍同樣有頭頸部,骨骼其他部分,包括長尾巴,卻和原始翼龍如出一轍。」
Darwinopterus有長型顎骨、成排的利齒,還有靈活的頸部,顯示牠可能在飛行中,獵捕小型哺乳類或與鴿子同大的有羽恐龍維生。有羽恐龍是鳥類的演化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