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注重養生,加上政府嚴格要求業者要在食品包裝上,清楚標示製造日期、保存期限、內容物、重量,及如熱量、脂肪、鈣、鈉含量等營養標示。
我購買食品時也會留意標示,並且比較同類商品的差異,但一直有個困擾,每家商品的營養標示單位幾乎都不統一,最普遍的是每一百公克含量有多少熱量、鈣、鐵、鈉等,但有其他產品標示每二十五公克或三十公克,有的是標示含熱量等多少,讓消費者須察看總重量。
最近購買奶粉也是各產品標示不一,某知名的奶粉標示每兩百五十ml的營養,我看得一頭霧水,最後才找到泡一杯牛奶約用三十六公克奶粉,原來是三十六公克奶粉的含量,為何不直接寫公克?
這好像食品標示是政府規定,商家在玩文字遊戲,讓消費者看得愈模糊,愈不用比較,建議政府統一標示單位,讓消費者能一目了然。
蘇子謙(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