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台法跨國合作唐朝宮廷樂舞大戲「教坊記」,昨日舉行抵台定裝記者會,由台灣漢唐樂府舞者,與法國甜蜜的回憶古樂團舞者,都著唐朝服裝演出波斯王子公主到唐朝宮廷學舞,服裝、舞步、樂曲都重現大唐盛世。

由漢唐樂府創辦人陳美娥總監編劇,並與法國甜蜜的回憶共同編曲、編舞、導演的《教坊記》,三十、三十一日將在故宮廣場做全球首演,十七、十八日提前在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預演。
《教坊記》是以「景教」(基督教)東傳為背景,從西方傳教士觀點,讚嘆天寶年間大唐梨園教坊總都督雷海青,碧血丹青的英烈事蹟,帶出大唐盛世近三百年的興起與衰弱。也將創作來源的名畫「唐人宮樂圖」化為當代劇場。(記者邱麗玥攝)
「教坊記」邀請設計大師葉錦添負責舞台、台法雙方服裝總設計,故宮珍藏名畫「唐人宮樂圖」與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畫「擣練圖」是他創作泉源,他說,唐代情況不可能重現,他想把唐朝美百分百傳達出來。葉錦添說,中國沒有每一朝服裝布料記錄,他找一批畫工花五個月研究,再用透明雪紡、紗質布料,某種程度還原唐代服裝;舞台設計將實的做成虛的,例如:「燈」以透明狀與舞者形成兩個空間。
第五次來台的法國古樂團音樂總監丹尼‧韓森‧塔特表示,從認識十年的陳美娥得到很多藝術養分,這次合作經過討論,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樂與早約七百年的唐朝音樂對話融合,展現唐朝盛世文化藝術包容性的美感。
丹尼‧韓森
‧塔特表示,他佩服中國音樂都是簡譜,但演奏時又不斷加上許多裝飾音,剛開始法國人都覺相當困難。
陳美娥表示,漢唐樂府擷採南管傳世「佛曲」、「道調」經典樂章,融合梨園舞蹈與法國現存九到十四世紀聖歌,讓不同宗教音樂同台合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