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加拿大科學家獨步全球,破解了轉移性乳癌腫瘤DNA(去氧核糖核酸)密碼,並找出造成惡性腫瘤轉移的病變原因。他們的研究結果對解開乳癌如何發生及為何轉移等謎團,有重大貢獻。研究報告已刊載於《自然》期刊,並為封面故事。
研究報告作者之一、卑詩癌症署研究計畫部主任艾巴瑞西奧表示,他們找出的DNA圖譜,應該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研發出治療初期及轉移性腫瘤的方法。
艾巴瑞西奧領導的研究小組將乳癌病人初期腫瘤、及九年後出現在胸腔的腫瘤基因組序列都排列出來,觀察出初期乳癌腫瘤發展成轉移性腫瘤的基因突變過程,這個發現,有助於醫藥界發展出針對不同基因突變的藥物。
新技術 加速檢測乳癌風險
加拿大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研發出一種荷爾蒙檢測技術,可以更快地篩檢出具罹患乳癌風險的婦女。
由多倫多大學研發出「實驗室晶片」新技術,可以將血液及乳房組織微小的液體樣本,放在微晶片表面上進行電子操作,加速篩檢出具罹患乳癌風險的婦女。
遠離乳癌 須定期X光檢查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從未照過乳房X光片的婦女較定期照X光片的婦女,更有可能死於乳癌。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死於乳癌的婦女,不是從未照過乳房X光片,就是在首度照乳房X光片時被診斷出有乳癌。只有百分之二十五死於乳癌的婦女,照過一次以上的乳房X光片。
康橋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和哈佛醫學院的凱迪博士補充說:「定期檢查計畫中的婦女僅有百分之四點七的死亡率,沒有做乳房X光片的婦女死亡率是百分之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