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年十月十三日,北魏帝國一任帝拓拔珪詬罵賀夫人,打算殺她。賀夫人祕密派人通知她兒子清河王拓拔紹。拓拔紹本年十六歲,跳牆進宮,直奔天安殿。拓拔珪驚醒,急找武器卻找不到,拓拔紹遂格殺老爹。
暴君被殺,使人歡呼;但老爹死於一個未成年的兒子之手,天倫巨變,卻使人心情沉重。
太美麗的東西,往往有毒,有它的道理,那位倒楣的丈夫就因為妻子太漂亮,而被人在胸膛上插刀;但生下的兒子刺死老爹,卻跟娘親太美麗無關。歷史上很多這種例證,在探索原因時,卻用幾行文字,把真相掩住,而隨便抓個其它理由充數。
拓拔珪之橫死,他自己要負全責,倒懸入井,豈是教子之法?厭惡兒子,怎能遷怒兒子的娘,竟要殺人?至愛的太子一經召喚,便驚恐而逃,說明拓拔珪獸性發作時的可怖。獸性之所以可怖,是因為他手中的權力無限,假使權力有限,就不會有這場家庭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