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心血管疾病患者初期症狀除了胸痛、胸悶、心律不整,臨床上也有患者出現腸胃道症狀。醫師提醒,有高血壓、糖尿病史的民眾,應重視心血管健檢。
心血管患者常抱怨胸痛、心律不整或是爬樓梯時喘不過氣,台北馬偕醫院放射線科主任楊斐適表示,除了這些典型症狀,少部分患者會出現腸胃道不適,因為食道與心臟靠近,也常有患者會覺得左上腹痛。
一名六十歲醫師,除了有糖尿病,兩年來吃飽飯後會感到噁心嘔吐,一直以為是胃潰瘍等消化道問題,還做了胃鏡,吃胃藥也無法改善。後來好友因心血管阻塞打網球時猝死,他輾轉找心臟科醫師,做心導管檢查,才發現自己心臟輕微缺氧、血管狹窄,做心臟繞道手術後腸胃道症狀也獲得改善。
楊斐適說,根據統計,猝死個案中有心血管病史者高達六成,因此若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的中壯年族群,應多注意自己的心血管狀況,建議定期做健檢。
過去檢查血管狹窄問題,可使用一點五T磁振造影,但解析度上仍有限制。台北馬偕醫院最近引進三點零T磁振造影只需要透過一次切面影像處理,縮短檢查時間。
楊斐適表示,三點零T信號較強,對於微小血管,特別是腦部微小血管可以呈現更為清晰的影像結果,敏感度較高。他建議,四十歲以上,或有高血壓疾病,經常胸痛、胸悶,且經濟許可者,可以透過這項檢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