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屏東琉球籍漁船,在作業時船長、輪機長遭印尼漁工持刀攻擊,反鎖在駕駛艙內自保,向日本聯繫得不到善意回應,海巡署因颱風關係,昨天下午才派船艦救援,預計四、五天才能會合,而遭立委抨擊救援不力。
或許是因颱風及距離太遠關係,海巡署救援動作較慢,但有件事值得檢討。海巡署在多次爆發風紀案,不雅畫面頻PO上網,及不斷遭到自家人爆料下,日前訂出「反手機條款」,禁止有照相或錄影功能的手機帶入營區,以遏止偷拍、自拍、亂拍,違者最重禁足三日。
其實類似「反手機條款」,其他軍種中亦有規定,但主要並非防範家醜外揚,而是軍機外洩,如今海巡署用鴕鳥政策,防堵軍紀不彰,那道沒有手機就有紀律?而且,這種作法是鋸箭療法,現在資訊流通、人員互動密切,真要有不公不義和違紀事件,都紙包不住火。
台灣四面環海,走私、偷渡向來猖獗,海巡部隊可說是防止社會毒化、黑化的海上門神,可是在護漁方面,往往被日本自衛隊修理,在防止重大罪犯偷渡上,又屢被突破,加上紀律不嚴,連自救自清都來不及了,如何能打擊犯罪?
海巡署應做的是如何整飭紀律,以求治本之道,如今卻以禁止手機入營當藥方,是在捨本逐末。
張樹勉(北縣新莊/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