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日昨報導,家長舉報台中縣有一所國小,強迫孩子在校門口吃完早餐,才能進學校,校方解釋,是怕孩子趁父母不注意,早餐吃兩口就丟掉,所以是想讓孩子把早餐吃完的一種作法,家長誤會了。
俗話說「吃飯皇帝大」,顯見吃飯是非常重要的事,校方希望孩子將早餐吃完的心態雖然沒有錯,但作法卻大有問題,一來讓孩子擠在校門口吃早餐實在不雅;二來若有有學童當下吃不完,卻得變相在校門口罰站;三來上學時間校門口車輛多,學生都擠在校門口也很危險。
最重要的是,孩子從小對吃早餐的印象,如果是這麼不堪,恐怕會對早餐厭惡,甚至排斥,現在學校可以要孩子吃,將來沒有學校的敦促,孩子可能把吃早餐拋到腦後。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曾說,國中小的義務教育,最重要的是將下一代教育成品格優良的好公民;我以為,三餐定時定量,餐桌禮儀規範,何者當吃、何者不當吃,也是國小的生活教育應該教導的。
記得念國中時,導師每天早上都會陪學生早自習,老師知道我們每天下課後要補習,常很晚才睡,早上經常來不及吃早餐就出門,老師為了我們能好好吃早餐,總是要還沒吃早餐的同學,在早自習吃,不用趕慢慢吃。
所以我覺得,不妨在早自習撥出一點時間上「早餐課」,由老師陪學生一起吃早餐,只要學生從容地把早餐吃完即可,教導孩子無論再忙再趕都要吃早餐,就是生活教育;而且學生不被逼迫催趕,自然不會因緊張而吃不下,或日後產生排斥早餐心理。

讓孩子擠在學校門口罰站般的吃早餐,根本就是不對,校方說不看著,孩子很可能早餐吃兩口就丟掉,除非如報導指出,是學校怕孩子帶進垃圾,不願意多負擔垃圾,才讓他們在校門口站著吃,否則與其讓學生在校門口眾目睽睽地吃,不如讓孩子帶了早餐進學校,在早自習時間吃。
大家都知道吃早餐很重要,現代社會生活忙碌,不少父母沒時間準備早餐,大都是帶孩子上學路上幫孩子買一份,或給孩子錢去買,但別以為吃早餐是小事,除了對健康有影響,教導孩子如何好好吃早餐,也關係未來公民的生活教育。
Roy(台北市/社會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