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病人全身麻醉消退後,常要忍受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台北榮總引進標靶式的全靜脈麻醉,能有效控制麻醉深度,降低術後不適感。

台北榮總神經麻醉科主任鄒美勇說,標靶式的全靜脈麻醉是透過電腦輔助,精確控制病人體內及腦中的麻醉劑「異丙酚」濃度,還可同時與止痛藥、鎮靜劑等其他藥物調配出完美的「麻醉菜單」,病人在術後五到十分鐘即可清醒。(記者邱麗玥攝)
他說,以往病人開完刀推進恢復室時,從麻醉藥效退去到恢復清醒,可能要一、兩天,病人似醒未醒之間,會有掙扎、躁動情形,常會有噁心欲嘔等副作用。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許秉權指出,神經外科醫師都會擔心病人開完刀尚未清醒時發生後遺症,他曾幫病人開完腦後才半小時,再回開刀房幫同一病人修補硬腦膜外出血,就是因為標靶式全靜脈麻醉,病人醒得快,所以才能很快搶救。
台北榮總麻醉部主任陳國瀚指出,標靶式全靜脈麻醉台北榮總在二○○五年引進國內,目前台北榮總、台大醫院、三軍總醫院等醫院,都有健保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