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相助」是多少長一輩人夢寐以求的,然對青年學子而言,這些貴人最好不要有一堆教條要說,能夠以神力解決一堆煩人的要求,並以同理心來讀讀他們的心聲,因為現在要學的真的是太多了,更麻煩的是未來學用能否配合,都相當值得商榷。
這些一大堆需要思惟抉擇之事,讓人想透過不可思議的方法,來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找到人生的定位,至於自己該是什麼宗教信仰,反而是比較不重要的考量。
其實「貴人」在人們的一生中,何處不相逢?只是初入家庭、學校、社會,我們一開始就不免比較與計較,所謂「愚人者,見他得樂,心生苦惱。」不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自然是「拒貴人於千里之外」唯有學習「上人者,見他樂時,心生快樂;見他苦時,如自己苦。」凡事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並樂見別人的成就,人間自然和諧安樂,這是何等寬宏豁達的胸襟,並能更進一步關懷他人的苦,不再視而不見,不再幸災樂禍,並願意共同試圖解決之,這需要更敏銳的觀察力與更多的善巧方便,宛如人間菩薩再世,即「藥病相稱,感應道交。」
事實上,與宗教信仰有關的神秘經驗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皆可創造這樣的機緣,讓貴人常相左右,當我們迷茫無明時,能適時給我們提醒與方向,好好開創未來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