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與備忘】 一九八五年

隱地 |2009.09.21
2224觀看次
字級

一九八五年,文壇闖進一匹女野馬,她放了兩把火--先在三月號《新書月刊》(周浩正編)上批評白先勇的長篇《孽子》,接著向好幾位小說名家開刀,後彙集出版,是謂《龍應台評小說》(爾雅);寫小說批評的同時,她左右開弓,又到《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開闢新戰場,一篇〈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搧風點火,還只是一個引子,後來她一篇接一篇地寫,到了年底,由圓神結集出版,書名《野火集》--不論文學批評或社會批評,兩書均有犀利且辛辣的共同特色,引起社會各角激烈反響。

我說女野馬是因為「野馬」一詞已有專屬。

東北漢子王光逖,筆名司馬桑敦(一九一八-一九八一),曾是聯合報駐東京特派員,當年他可是聯合報的一把高手,寫過一系列「小人物看台灣」,對五○年代台灣社會的各種病態毫不保留的揭露,引起社會騷動,同時他也是一位傑出的小說家,長篇小說《野馬傳》,創造了一個桀驁不馴的人物,也批判了穿美軍制服的國民黨軍隊,曾列為禁書。司馬桑敦具有東北人豪邁強烈的個性,早年參加游擊隊、抗日戰爭,血液中流著「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氣,像極了一匹野馬,因為「反滿抗日」,曾在獄中三年八個月,他曾說:「我沒有過青春時代。從二十四歲起,應該屬於欣欣向榮的那個青春年華,卻都在那四面又黑又冷的牢獄圍牆中過去了。」

司馬桑敦和夫人金仲達女士鶼鰈情深,一九八二年,爾雅出版社曾出版她主編的《野馬停蹄—司馬桑敦紀念文集》,書中還以王金琦的本名寫了一篇〈終生跟你的指引〉,情真意切,天下有情人讀後都會掩卷歎息。

《龍應台評小說》自一九八五年出版以來,已印二十一版。一本小說評論,能銷出三萬九千冊,就台灣出版史上,真是史無前例。

也是一九八五年,爾雅在九月出版了席慕蓉的散文《寫給幸福》,此書共印了三十七版;十一月,又出版了愛亞的長篇小說《曾經》,印數更多,共印四十四版。《曾經》的暢銷,引來一陣「愛亞熱」--《曾經》之後的《給年輕的你》、《給成長的你》、《有時星星亮》,幾乎是本本暢銷。將近十年,愛亞的書,成為成長中的年輕人必讀之書。

王鼎鈞讀出愛亞小說的秘密--「她是在寫成長。成長是一件大事。成長是一連串爆炸,是一種驚濤駭浪,當血齒從牙肉裡鑽出來,就造成一陣山崩地裂。我們都曾『那年十歲』,都曾經有過成長的震撼,愛亞把我們遺失了的主觀經驗尋回來。」

除了寫「成長」,愛亞的極短篇也赫赫有名,幾乎所有寫極短篇的人都讀過她的〈打電話〉,〈打電話〉如今已打進國文教科書,研究極短篇的學者,也要先從〈打電話〉談起。(本專欄每周一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