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國內旅館的住宿品質,交通部研議十年的「星級評鑑」,將於下月啟動,未來國內外旅客將可「數星星挑旅館」,有助於台灣觀光。
筆者欣聞交通部的旅館「星級評鑑」制度即將上路,雖已晚了歐美國家好幾十年,但「晚做總比不做好」,尤其,未來業者為招徠客源,勢必要面臨消費者更為嚴格的挑剔,最具說服力的作法就是提升星星數目。
其實政府為推銷台灣的好山好水,曾於民國九十一年提出六年內觀光客倍增至兩百萬人次,來台旅客突破五百萬人次的目標,但因主客觀條件未臻良善,中央、地方與業者間常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於是,台灣旅遊市場就在「掛羊頭賣狗肉」、「一切向錢看」下停滯,甚至衰退。
因此,如何在軟體服務與硬體設施上予人賓至如歸之感,避免「一流收費,三流服務」,都需要業者絞盡腦汁、端出牛肉,當然,箇中辛苦不言可喻,但要事業能長長久久,投資絕對值得。
台灣的好山好水曾獲《世界地理雜誌》好評,可見台灣仍有優勢,但卻因欠缺統合規畫,以致「拚觀光」事倍功半,期待旅館「星級評鑑」制度是好的開始,希望未來除了「住」,食、衣、行、樂等也能有政府掛保證的認證標章,台灣「無煙囪工業」肯定會脫胎換骨。
長啼(高雄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