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台北縣市都舉辦「無車日」活動,結果卻變成「塞車日」,不但宣傳效果大打折扣,民眾更是怨聲載道,作法必須檢討。
台北縣的無車日活動吸引七萬民眾參與,把即將通車的台六十四線快速道路擠爆,所有人全堵在高架橋上,進退兩難,主辦單位竟說,原本預估六千到一萬人參加,沒想到來了七萬人。
台北市在忠孝東路四段封街舉辦無車日活動,造成周邊大塞車,讓不少市民抱怨。
主辦單位在規畫時,就應該考量各種狀況,擬出不同的因應對策,豈能在民怨四起後,找各種理由卸責?
再說,台北縣市有許多自行車專用道,要騎腳踏車,何不到專用道,卻要封街辦活動,結果每年都出現封鎖區內無車,封鎖線外大塞車,但就是不見主辦單位檢討改進。
無車日不是單車日,更不該變成塞車日,否則活動徒具形式,花了錢卻沒有多大意義,還惹來民怨,主辦單位應虛心接受批評和建議,檢討改進未來的辦理方式。
湯闕(台北市/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