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苦澀 老師也需要輔導

李祖翔、羅智華 |2009.09.20
1152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羅智華專題報導】九二一地震震垮了許多校園,雖然有些孩子沒有直接經歷生離死別的痛苦,但從媒體和親友的轉述裡,提升了對人生無常的敏感度,他們的校園也因為處在斷層帶上而難以倖免毀壞的命運,使他們被迫過著四處流浪的求學生活,可是在政府、公益團體的努力下卻讓他們過得更舒適,而同樣需受關懷的還包括教師。

現為苗栗獅潭鄉永興國小教務主任的黃文治,在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正是該校的總務主任,他說,地震雖然發生在凌晨,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影響並不深,但學校倒下的那幕,卻深深烙印在孩子的眼裡,「這是世紀大地震!我們的校園應聲倒下了。」接著就要過著兩年寄人籬下的求學生活,小朋友在義民廟和國中教室上課,要什麼沒什麼。

所幸在教育部、縣市政府和張榮發基金會協助下,他們選購靠近公路的新校地,打造一間與山林融合的小學,新任校長吳宏文說:「當時匆匆一瞥,沒看到這間學校的存在,任職後才驚覺別有洞天,古樸的綠瓦與山林結合,孩子也都很喜歡。」雖然校地比原本小了一半,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學生很珍惜現在的一切。

黃文治說,每年學校都舉辦「重回舊校舍懷念之旅」,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就像旅遊一番,但他那群感受過地震的孩子,在遊記裡寫下對生離死別的感慨,對天災也充滿危機意識。他們幸運躲過災禍,但也讓他們「提早長大」。

事實上,教師的心理震撼未必亞於孩子,像南投縣水里國中,倒了兩棟校舍,張榮發基金會以認養方式,為他們打造一棟美輪美奐的四層大樓,操場也放寬視野,還有紅十字會捐贈冷氣,但校長戴國華回憶當初卻語帶苦澀。

出身水里的戴國華,本來在南投縣的信義國中擔任輔導主任,九二一地震發生後,鄉親希望他回去協助受創的學校,他立刻收拾行囊,回到母校水里國中。他發現,地震後大家當初一心只為孩子著想,卻忽略了老師的需要,忘了老師也需要悲傷輔導。

將要退休的雲林縣古坑國中總務主任莊新添說,親身感受過九二一地震搖晃的他,至今仍不時懷著恐懼,他說:「若不是基金會興建的大樓強調耐震力高,我還不敢進去;沒保證的舊大樓,我真的很怕踏進去。」

對此,育英國小教師黃建勳也是心有戚戚焉,回想地震那一夜,他形容就像是「世界末日」,永遠忘不了地動天搖的感受,也因此讓他對地震特別敏感,只要有一點搖晃,就會忍不住想外跑。他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滔天巨變與生離死別,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需要歷經一段漫漫長路才能平復傷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