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環境議題之一,就是溫室效應。溫室效應的影響,可能比想像中還大,除了南北極的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還會影響到全球的氣候。
近年來,從台灣到全球各地,愈來愈頻繁的旱澇災情,使不少有識之士憂心忡忡,直言應立即採取行動。節能減碳的理念,逐漸根植大眾心中,相關概念商品,也多了起來,其實,吃得對,也有益於節能減碳。
在講到如何節能減碳之前,先看看我們吃的食物,是怎麼生產和運銷的。
理論上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吃」進二氧化碳,製造碳水化合物再呼出氧氣,就是最直接的減碳過程。可是現代的農業生產與運銷過程,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為了增加生產量,過度使用農藥與化肥;農藥與化肥怎麼來的?從化工廠生產的。化工廠會不會生產二氧化碳?會。
生產後的農產品要運銷到各地,還有更多是跨國運銷,載運的過程,要不要燃燒油料,製造二氧化碳?當然要。
現代社會雖然有窮有富,但已不像幾十年前,平民百姓只有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吃到大塊的肉。吃太多肉,也會製造過多二氧化碳。怎麼說呢?禽畜吃穀物或飼料長肉,但是穀物與飼料中的能量,會有一大部分因為禽畜維持生命所需,被消耗掉了,只有少部分會轉變成肉質供人食用。
如果再考慮飼料的生產、穀物的運送,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這筆帳一時之間還真算不完。有人說,一個人吃素一年,可以減碳一公噸,參考一下吧!
以上說的還都只是農產品,加工食品以農產品為原料,再經過加工製成產品,是不是又製造了一堆二氧化碳?答案當然也是肯定的。
看到這裏您可能會暗罵:這個作者未免太機車了吧!事實上,想要做到節能減碳,就要把這些細節中的魔鬼找出來,然後依自己能力所及去調整,如何調整飲食行為,達到節能減碳目的?下周告訴您!(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為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