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清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羅于宓(左)為患者做「密集神經功能再教育」中的懸吊訓練情形。胡宗鳳攝
把握前3月黃金期 透過專業誘發 恢復手部動作 脊椎損傷也適用
【本報台中訊】台中市一名四十九歲女老師腦中風後右手屈曲攣縮,經「密集式神經功能再教育」的復健治療,三個月後竟能使用右手寫字。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復健部主任蔡永裕指出,對腦中風或脊椎損傷的患者,在黃金治療期間給予「密集神經再教育」,會有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他呼籲,這類的患者不要輕言放棄,因為大腦的學習功能永不停止!
蔡永裕說,這名女老師,罹患腦中風後,雖然經過四個月的治療,右手已呈現屈曲攣縮,接受「密集式神經功能再教育」的復健治療,三個月後竟能用右手寫一封信感謝復健治療團隊,信紙上還留有患者的淚痕。
蔡永裕表示,腦中風患者的黃金復健期是前三個月,對神經功能的誘發最為有效,腦神經可以再教育,作法要密集式和專業的引導,就像大學學測前的「密集加強班」,給大腦留下最深刻的新印象,透過神經的支配,做陌生的考題就會得心應手,對腦中風或脊椎損傷患者的「密集式神經再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
另一名國中三年級學生,曾因跳水損傷頸椎,一個月後,醫師宣布患者可能終身要坐輪椅,但經「密集神經再教育」的復健治療三個月後,竟恢復手部的動作,可以握筆寫字,在家人的扶持下能步行。半年後,患者順利考上高中,走路時有點跛足,但已不用別人攙扶。
蔡永裕強調,腦中風或脊椎損傷的患者,接受急性治療後,最好緊接著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中期照護的密集性復健治療,由專業物理治療師量身打造個人化的復健療程,因為人腦的學習功能永不停止,給予適當的刺激與訓練,就會透過神經的支配連結受損傷的肢體,逐漸接受動作的訊息,恢復新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