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歲阿羅因癌症末期住院安寧病房後,他的八個兒子一起來看他。阿羅的次子阿昆兩年前也曾罹患癌症,並接受過化學治療,跟其他的兄弟們說「再過幾天是媽媽的生日,我想幫爸爸,為媽媽慶祝生日。」
「這樣不好吧?媽媽自己也生病,身體並不是很好,現在爸爸又病成這樣,辦這種活動好嗎?」小兒子說完後,轉過頭來看著我。
「先問阿公跟阿嬤的意思,然後量力而為就好。」我簡單回答。「?」
「譬如說,假如你們怕阿公的身體情況,不適合外出慶祝,也可以來安寧病房舉辦。」
當我說完後,病人的八個兒子,開始各自表達意見:
「我還是覺得這樣做不好…」
「老媽媽可能會受不了,而且在醫院辦這種慶祝,是要忌諱的吧?」
「這樣有什麼不好?」
「媽媽是舊時代的人,自己不會表達意見的,我們怎麼說,她就會怎麼做的…」
結果阿羅的八個兒子,分成三派,除了沒意見的這一派外,贊成跟反對的兩派,直到探視完畢,仍互相提高嗓門爭論不已。
到了星期四早上,阿羅的病情突然變壞,結果太太跟兒子們,都趕緊到安寧病房,但看到阿羅氣喘的很厲害後,並沒有人跟阿羅說,當天是他太太的生日。
「今天所有家人難得聚在一起,要幫你們拍一張全家福嗎?」護士小韻提議。
「小姐,請別自作主張,我們不需要,要拍的話,我們家人自己拍就好。」病人的小兒子用嚴肅的口氣說。
小韻默默的離開阿羅的病房三十分鐘後,卻看到阿羅的小兒子,走到護理站前跟她說:
「不好意思,我爸爸還是想請妳,幫他跟媽媽合拍一張照片。」(上)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