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廣不燃燒紙錢,或集中焚燒,但農曆七月期間,各地仍燃燒大量金紙,使得空氣汙染指數上升。
以往淳樸的人們相信,藉由焚燒紙錢向神明祈福、消災和還願,方能得到庇佑,燒得愈多,福蔭愈大,是不可不做的事,但如今社會進步,加上環保意識抬頭,除了政府宣導,民眾也應盡量減少燒紙錢,用積極的態度讓地球得以延續生命,才能保護家園。
所謂心誠則靈,只要秉持虔誠的心,輔以堅定的信念來祝禱,只要儀式不失莊嚴,即使不焚燒金紙,同樣可得到神明的庇佑。況且,台灣是文明進步的國家,實在也該為生態環境的延續貢獻心力,不該再有任何汙染的情事發生,更不該縱容拿祭祀來當擋箭牌和藉口。
多年前,政府曾大力推動減少鞭炮噪音,當時雖遭許多阻撓,行政單位仍堅持做對的事,終於讓民眾逐步習慣,並以放錄音帶代替,所以移風易俗但看政府的決心,及民眾的支持與配合。
只要是製造汙染的行為,都須指正與檢討,唯有現在及時將不好的習俗稍作改變,將來才能永續發展下去。相信虔誠不減,即便不燒紙錢,也能得到神明保佑,為了子孫,大家齊心努力不製造環境汙染,也是累積功德,一定會得到福報與庇蔭。
陳文忠(台中市/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