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聽障奧運即將開始,台北市立國樂團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六日晚間將聯手與聽障擊樂家伊芙琳‧葛蘭妮,及默劇家菲利浦‧比佐合作,在北市中山堂中正廳,帶領民眾用身體來感受音樂。
音樂會中,菲利浦‧比佐將會訓練十位聽障歌者,演出鍾耀光專為這場音樂會所創作的《無聲的力量》。
菲利浦‧比佐曾執導崑曲《牡丹亭》,這次他和北市國絲竹小組一同演出古曲《春江花月夜》。菲利浦‧比佐八歲時發現了馬歇‧馬叟的默劇,深受震撼,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他不間斷的在世界各地旅行、表演,並且傳授默劇。
聽障音樂家伊芙琳創造生動、全新表演形式。依芙琳‧葛蘭妮並非從小失聰,八歲起,聽力漸漸減弱,到了十二歲,聽力已需要藉助助聽器,十五歲那年,立志要成為打擊樂獨奏家。她利用「身體」來感受音樂,奏出完美的打擊樂。
葛蘭妮將與北市交演出麥克米蘭打擊樂協奏曲《來吧!艾曼紐爾》;此外,北市國團長鍾耀光特別為了這場音樂會創作了《打擊樂協奏曲》,並邀同樣是聽障詩人的黃晴為音樂會提供《月亮的哀求》、《我相信》、《飛向》三首詩作。
葛蘭妮認為,聽障並非代表聽障者世界是鴉雀無聲,正常人以耳朵來感受聲音,但對葛蘭妮來說,她以全身為接受器;她表示,只是聽的方式不同,並不代表聽不到音樂。這也是她上台時總是赤腳的原因,因為「我可以聽得比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