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京劇《狐仙故事》 日漫畫風

郭士榛 |2009.09.01
1803觀看次
字級

演狐著水袖高難度 e化視覺對照狐仙與人間 無大唱段 卻保留西皮與二簧 舞台純淨有妖氣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國光京劇團自莫斯科演出回國後,全團再投入一齣奇幻京劇的籌備工作中,國光藝術總監王安祈表示,這次由她的學生趙雪君獨立編創,具有日本畫風京劇語境,是e世代視覺系創新劇作《狐仙故事》,描述狐仙與凡人三世糾葛所難以化解的戀情。

在傳統戲劇中和人狐相關戲,是有一齣《九尾狐》,但只是齣武戲,重點在捉狐,演員可以在肢體上有好的表現,王安祈表示,但《狐仙故事》劇中,也注重演員肢體表現,但以身段為主,像是演孤的演員要穿寬袖衣,身後拖一長衣襬,而演人的演員則著水袖,都有高難度身段。

在編腔部份,王安祈指出,傳統戲是主角上台,開口即唱表現演員的唱功還有編腔,而《狐仙故事》雖沒有大唱段,但都在情緒觸發點上,不但保有傳統西皮、二簧,也更靈活變動,劇中不僅重視編腔,也更重視編曲,每幕戲都有優美的襯底音樂,使戲舖陳的更生動。

編劇趙雪君表示,《狐仙故事》是由日本漫畫,及中國的「聊齋」中得來的靈感,

她將日本畫風,再轉調為京劇語境。王安祈說,他們這一代是用文字脈絡來思考,但新世代人是以視覺來取印象,思維是跳動閃爍的,所以這齣《狐仙故事》是劇情原創,是鬼狐仙怪和人境間對照。

導演李小平表示,他覺得這齣戲是以視覺效果為特殊的風格,於是他和舞台設計傅寯進行腦力激盪,傅寯提供二百多張不同視覺效果的影片供李小平參考,在不斷地溝通中,並在劇本中找元素,目前舞台上抽象線條已漸漸成形,整個舞台是以純淨、簡約的方式呈現神秘帶有妖氣的氛圍。

《狐仙故事》是由李小平導演,李超音樂設計,陳美蘭、朱勝麗、盛鑑主演,十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城市舞台演出四場。詳情請洽:(○二)二九三八三五六七轉四○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