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對災童二次傷害

李詩云(中縣霧峰/文字工作者) |2009.08.31
387觀看次
字級

全國中小學今天開學,日前學校陸續舉辦新生訓練或返校註冊,媒體紛紛報導八八水災劫後餘生的災童情況,媒體關心災民立意良善,值得嘉許,不過筆者覺得採訪內容不妥。

採訪災童的記者總是問倖存的災童想不想已不幸罹難的同學,甚至要他們描述土石流淹沒家園的那一刻,受訪災童被強迫回憶讓他們驚恐的噩夢。

筆者認為,這種內容十分不適用於心智尚未成熟的災童,這場世紀之災恐怕會影響災童一生,因此許多心理機構,紛紛進駐災區進行輔導治療,就是希望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創傷。

據心理臨床研究顯示,遭重大災難的人雖然逃過一劫,但有相當的比例會產生獨自倖存的內疚罪惡感,而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甚至走上絕路;媒體的採訪方式,例如強調某位受訪災童的青梅竹馬玩伴全罹難,只剩他上學等,有可能讓倖存災童產生內疚感,況且,成人尚難平復內心創傷,遑論稚齡災童。

我們都期望能扶起這些被壓傷的蘆葦,請媒體採訪要謹慎,不要對災童造成二次傷害。

  李詩云(中縣霧峰/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