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計算碳足跡 幫地球減碳

高堂堯 |2009.08.30
281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堂堯專題報導】早上七時鬧鐘響起,小陳起身下床、梳洗著裝後便趕緊出門,開車到公司附近停妥,他先去速食店買早點,進辦公室打開電腦、一坐就是到中午;在使用免洗餐具的小吃店解決午餐,下午煮了壺咖啡醒腦,傍晚下班後和女友去西餐廳慶祝情人節,回家後再打開冷氣看電視放鬆身心,直到深夜就寢。

小陳可能不曉得,自己一天下來的盥洗、飲食、交通、工作,以及購物、休閒等活動內容,排碳量達到十六公斤,這也是小陳今天行程所留下的碳足跡(事實上,十六公斤是台北市居民每人每天的碳足跡平均值)。

購買碳權 如贖罪券

「計算碳足跡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人類生存的問題。」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主編張楊乾指出,根據國外相關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氣溫在二十一世紀末若上升攝氏二度,就會突破所謂的「災難臨界點」,造成海水淹沒低地、上億人面臨水荒和糧荒等無可挽回的後果。

為了避免氣候災難發生,科學家估算,每人每天的排碳量應該維持在五公斤,否則在世紀末全球增溫攝氏二度的機率會增加一半。不過,相較於台北市每天十六公斤的人均排碳量,五公斤的高標似乎遙不可及。

張楊乾對此表示,目前隨著國際間「碳交易市場」的興起,排碳已是能論斤論兩的金融商品,任何單位都可以透過金錢的流動,用於植樹等減碳工程,也「換取」更多的排碳量,「購買『碳權』(carbon credit)是一種補償方式,即使這有點類似『贖罪券』,但也代表個人減碳意識的覺醒。」張楊乾說,他每個月都會在網路花幾百元買碳權,彌補每天超額的排碳量。

環境教育 亟待開啟

除了碳權,計算個人碳足跡更重要,「很多政府或民間單位的網頁都有提供計算器,如台北縣政府環保局、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等。」張楊乾表示,民眾只要登入網頁,依序將當天開車里程數、使用各種電器時數等數據輸入,馬上就能獲得個人的碳足跡計算結果。

張楊乾指出,若不方便或不熟悉電腦操作,也可以用手記的方式,重點在於養成計算交通方式和里程、查看電表和水表、用能時間等習慣。「相關用能數據繁雜、排碳量轉換的算式並不簡單,親手登記也比較麻煩,不過概念是一致的。」

去年馬政府上台後力推節能減碳措施,如台電的節電獎勵折扣方案,但有關碳足跡計算的環境教育方面,目前仍屬民智未開的階段,「只要大家能對資源使用更敏感,開始注意到減碳跟自己荷包的密切關聯,相信未來會有愈來愈多人跟進、計算自身的碳足跡。」張楊乾表示。

企業責任 台灣響應

企業體的碳足跡也不能被忽視,減碳更被視為企業社會責任和形象的具體展現。關於企業碳足跡,目前國際間較受矚目的做法,為「碳產品標籤」和「國際碳揭露計畫」。

張楊乾表示,英國早就成立「碳信託」(Carbon Trust)基金會,專事企業減碳的輔導工作。「碳產品標籤最先就是碳信託組織的創意,他們曾估算一瓶鋁罐裝可樂從原料採集、製造到運售,碳足跡約為一百七十公克,但玻璃瓶裝者卻足足多了一倍。」

從二○○七年開始,包括果汁、汽水飲料和洋芋片食品廠商,愈來愈多英國業者開始在自家產品包裝上印上碳標籤,不但表示企業減碳的誠意,也讓消費者能有「更環保」的選擇依據;碳標籤去年也陸續在亞洲的日、韓發酵,台灣的奇美電子公司,則在日前宣布完成全球第一片液晶面板的碳足跡驗證,成為全國第一家達陣的企業。

至於國際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則是跨國性非營利組織,已有四百多家投資法人加入會員,「他們每年邀請全球各大企業參與,以問卷方式獲悉各家企業年度運作的排碳數據。」張楊乾指出,這只是CDP的一部分目的,重點是以開放式的提問,讓各企業闡述對環保和減碳的看法,激發反思和進步。

去年(二○○八年)台灣共有三十二家企業受邀加入CDP,也有十四家企業回函分享碳足跡結果和減碳願景,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四,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包括多年來力行綠建築、環境教育的台達電子、奇美電子兩家「模範生」都在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