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紓壓 多管齊下

林禕庭 |2009.08.29
1105觀看次
字級





走出戶外、運動爬山,讓心情雀躍起來。
古鎮榮攝







輕晃搖椅,心情會逐漸好起來。
王雪美攝



風災過後,不論受災的、救災的、看新聞的,大家心情都不太好!專家說:想轉換情緒,別急著靠藥物撐持精神,而且與其從單一方式著手,不如多管齊下,把壞心情轉換為正面能量。

莫拉克颱風造成八八水災,不論是親身經歷或目睹者,都會產生極度害怕、焦慮、恐懼或無助,這樣的情緒反應若持續超過一個月,便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並容易出現睡眠障礙、憂鬱焦慮等現象。

中崙聯合診所臨床心理師黃龍杰表示,目前部分災民出現的心理障礙,屬於「創傷後壓力反應」,所以是「人之常情」,並不是心理出現毛病,不用太過緊張。

黃龍杰說,隨著時間流逝,大多數人都可以自我調適而痊癒,除非超過三十天,心理障礙現象仍未減輕,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疾患」或稱「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才需要求助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

黃龍杰說,觀察人是否遭受「心理創傷」有三個方面。

一、經驗重現:最明顯的就是「作惡夢」,或是颱風來襲的狂風暴雨及土石流滾滾而來的畫面,會不由自主的在腦中播送。

二、逃避或麻木:這是與「經驗重現」完全相反的症狀。刻意逃避災害的訊息,甚至連電視和報紙也不敢看、不敢聽;說白話一點,也就是「嚇傻了」。

黃龍杰說,在災區就有一個老太太,抱著小孫子成天呆坐,眼神空洞,對於來來往往的救災人員和直昇機都沒有反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三、神經過敏:就是俗稱的「神經質」,只要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很大的反應。

大多數自行復元

黃龍杰強調,有「創傷後壓力反應」的人,十之八九都會自行痊癒,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到一、兩成,但只要生活慢慢步入常軌,有家人或朋友的陪伴,加上志工、社工及輔導人員適時的主動紓解,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大多數都可以恢復健康的心理狀態。

一般說來,受到心理創傷的人,最需要的是「陪伴」,所以現在學校陸陸續續開學,小朋友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課業上,又有同學可以聚在一起聊天、玩耍,對受災的小朋友而言,不啻是一帖心理重建的最佳良藥。

曾深入災區協助心理重建的黃龍杰指出,受災程度不同,災民受到的心理創傷也不同,每個人恢復的速度也不一樣,說不定有些人需要三到五年才能痊癒,因此無法確定災區心理重建的期程要拉多長。

入戲太深會受傷

所幸當地衛生所會繼續追蹤,務必讓最多的人走出傷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約一至兩成的災民,一個月過後可能需要繼續心理諮商或輔導,至於需要藥物治療者,就更加少數了。

也有些非災區民眾,每天看電視新聞放送的風災畫面,產生類似心理創傷的症狀,這稱為「第二手創傷」,也就是所謂的「入戲太深」,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關掉電視,讓自己遠離災情嚴重、無助哭泣的畫面。

黃龍杰還呼籲,如果在這段時間有睡眠障礙,且需要求助安眠藥的人,最好還是詢問過醫師,服用適合自己的藥品和劑量,最好不要自行購買安眠藥。

黃龍杰還有一套遠離傷痛的獨門絕招,稱為「安心四字訣」:

信─「信仰」:依照自己原本的宗教信仰,或燒香拜拜,或彌撒禱告,藉由宗教信仰寄託心靈,重拾生存的信心。

運─「運動」:讓自己流流汗、喘喘氣,壓力隨著身體的活動也排除掉了。                                                                                                

同─「同伴」:「陪伴」是心理重建最好的治療方式,千萬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

轉─「轉移」:將注意力寄託到別的事物上,避免鑽牛角尖,愈陷愈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