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經》上又說:法行比丘如何證得天耳通呢?若是比丘證得初禪,觀照呼吸氣息的出入,依循次第觀聽聲音,就能聽到三界六道的一切音聲,這是證得「天耳通」的情形,乃至修到四禪也是如此。
法行比丘如何證得他心通呢?若是比丘證得初禪,觀照呼吸氣息的出入,並修止、修觀,就能證得他心智通,乃至修到四禪也是如此。法行比丘如何證得宿命通呢?若有比丘觀照呼吸氣息的出入,進入初禪時,就獲得天眼通,有天眼通之後,能觀照到最初投胎的哥羅邏(最小物質)、五蘊的生滅及過、現、未三生的情形,這就是證得宿命通的情形。乃至修到四禪,也是如此。修證神足通的情形,亦是如此。
行人證得五神通之後,能見到十方三世九道(佛道除外)凡聖眾生,不同的國土、相貌、差別,一切事世間如所見,通達無礙,稱為修行所得的神通。
接著,解釋在事世間成就覺觀五支的意義。覺觀五支的解釋,也分:下品、中品、上品三項說明。
一、下品覺支與大覺支的情形。行人使用天眼通,徹見各種現象、能分別眾生不同的種類、國土及名稱的差別,稱為「覺」。行人從所見的世間現象,覺悟世間只是假名施設,空無所有;又如實深入觀照四大,也是一樣假名施設;如此了了分明,就稱為「大覺」。其餘四項神通的覺與大覺,也是如此觀照。
二、中品覺支與大覺支的情形。行人使用天眼通,看見四大的色法相貌,就知道其性質各有差異,因此稱為「覺」。知道四大都是一樣無常生滅、非實有的,性質上沒有差異,就稱為「大覺」。其餘四項神通,也是如此觀照。
三、上品覺支與大覺支的情形。行人使用天眼通,清楚明白見到無常之法,生、住、異、滅、生生、住住、異異、滅滅的八種相貌是有差別的,稱為「覺」。覺悟這八種相貌的現象,都是空無自性、寂滅的,就稱為「大覺」。其餘四項神通,也是如此觀照。
以上,是初禪的五功德支中「覺支」的說明,其餘觀支、喜支、安支、定支,也應當是如此加以分別的。行人應當知道,若是聲聞、緣覺證得這項禪定,能獲得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六通,因此稱為「通明觀」。若是菩薩法身大士,安住在此禪法中,就能獲得無礙大陀羅尼,乃至四禪也是如此。(通明觀初禪功德,解釋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