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某學院因招生不足欲解聘老師,雖令人震撼,不過仔細想想,問題的源頭還是在於沒有落實退場機制。
當廣設大學後,大學數量暴增三倍,加上少子化,使得招生不易問題浮上檯面,但教育當局卻沒有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反而放任一些後段班學校自行尋找方便之門,因此不斷提高的獎學金、入學沒有成績門檻等。
可是,這不但無法改變招生不足的事實,教育品質卻變得慘不忍睹,而行之多年的教學評鑑,居然還是毫無作用的參考指標,所犧牲的只是學生的受教權,及老師的執教,為了只是成就學校生存,這樣合理嗎?
而大家所關心的退場機制,教育部卻遲遲不敢執行,如果教育部再不正視,並提出具體方案,恐怕招生不足、解聘老師會在高教形成骨牌效應。
李坤隆(高雄市/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