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一則寓言故事:一隻麻雀,眼看自己經常棲息的森林失火了,情急之下,牠立刻飛到小溪邊,沾濕翅膀,再馬上趕回失火現場,抖一抖翅膀上的水滴,希望把火撲滅,往返奔波煞費苦心。
有人嘲笑牠不自量力,有句話「杯水車薪」,比喻力量太小,無濟於事。小麻雀面對的災情,比「車薪」大,而牠的翅膀每次所沾的水,卻比「杯水」少,但牠的精神與毅力,感動,也感召了全森林裡,本想逃逸的每一個飛禽走獸,牠們醒悟到災難來臨,走避不是辦法,既愛這塊土地,就要守護家園。
於是牠們開闢隔火道,防範災區擴大,一面找水灌救,一場災難終告平息。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足以令人深自反省。
在這個故事裡,小麻雀之所以被人尊敬,就是牠面臨災難,奮不顧身,為了大眾,明知力有不足,也先自助,再等待人助、天助。
既遇災難,不可怨尤。正本清源,事前防範很重要,甚至應居安思危。當災難發生時,必須勇於面對,救災與安撫民心,同應兼顧。
災後復原,貴在心理建設。同樣是半杯水,有的人垂頭喪氣,大嘆損失慘重;有的人卻滿懷高興,慶幸還留下這些。
論功行賞,事屬必然,但救災有功人員,切忌居功傲慢。
龜兔賽跑的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兔子因為在半路睡覺,輸給烏龜,兔子不服氣,要求烏龜再賽。這次兔子記取教訓,不敢大意,當然跑到烏龜的前面,但兔子狂妄的行為難改,當眾嘲笑烏龜,膽敢雞蛋碰石頭。烏龜建議再賽,但路線要更改,兔子趾高氣昂,揚言可以,且路線由烏龜決定。兔子沒想到中間有一道河,這次兔子又輸給了烏龜。
兔子看似聰明,烏龜則深藏不露,當實力懸殊時,只有智取。
劉學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