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災區民眾創傷症候群逐漸出現,學者建議大人對孩童應提供及時幫助,包括了解情緒及建立互信等,教育部則召募具輔導專長人員到災區服務。
教育部電子報報導,任教於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校區兒童及青少年研究所的我國學人嚴淑珍副教授,專為協助莫拉克颱風受災孩童撰文提出建議。
她說,很多小孩因親身經驗,或看太多電視媒體報導而心生恐懼,當大人忙於拯救重建家園,孩子心靈上的需要往往被忽略。
嚴淑珍說,美國颶風後,學者發現之後的影響包括人們對聲音有巨大恐懼。小孩可能對雨或雷聲有恐怖反應;有些孩童可能會有倖存的罪惡感,因別人受傷或沒有房子住,而他們仍平安,且有房子住。
她指出,成人要幫助孩童,包括保持自己情緒穩定,因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及情緒,告知孩子事實,但著重社區的努力救援等正面例子,且重複讓孩子知道你和所有大人會盡量保護他們。
此外,要了解孩子感覺,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感覺是正常的,並教會處理情緒的技巧;大人也需照顧好自己,調適好心理,才能陪孩子走下去。教育部表示,目前整合各縣市政府學校輔導人力投入災區師生、家長心輔工作,但開學後的輔導工作才是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