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清掃 要戴手套別赤腳

林禕庭、李祖翔 |2009.08.23
972觀看次
字級

【記者林禕庭、李祖翔專題報導】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周碩渠指出,災區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營養不足,使抵抗力減弱,讓疾病趁虛而入,最常見的有感冒、肺炎;其次是集中安置的災民,因為人口集中、不通風,易讓口沫傳染引起的麻疹橫行,嚴重者可能導致智力遲鈍或死亡;第三就是屍體引起的膿皰和皮膚病。

周碩渠表示,無論屍水的來源是罹難的災民還是牲畜,徒手接觸都會產生膿皰,甚至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因為屍水是人死後身體內部酵素發生質變、化學作用後的產物,如果皮膚直接碰觸就會被病毒和細菌感染,「所以救災或清理家園時,務必要配戴手套」。衛生署疾管局防疫手冊更強調,赤腳救災是禁忌。

莫拉克颱風引起的水患,使山裡的災民不能到醫院求助,如台東縣的醫院集中在市區,災民無法前往,得靠醫師涉險提供照護,深入災區的馬偕台東分院急診醫學科醫師鄭宏熙表示,災民以酸痛和皮膚病為主要病症。

鄭宏熙等團隊在道路尚未打通前就進入災區,他說:「兩天兩夜,我們連續看了九十多位病患,以過去的老毛病如痛風、酸痛,和風災引起的過敏、拉肚子為主,估計是沒水沒電、飲用山泉水、煮沸程度不足造成。」鄭宏熙希望親友能通知災民重視飲食衛生。

災區之外,由於媒體不斷對災區損失、生離死別作大幅報導,雖然有熱愛家園的救助隊深入災區,也有民間自組義工團協助發送物資、清理家園的正面新聞,但社會大眾還是接收了大量會引起負面情緒的資訊。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不斷接收莫拉克水患慘狀的新聞報導,的確會讓人產生沉重、鬱悶的症狀,這類病人在門診量中也有增加的趨勢,尤其求診的病患以女性居多,常提到風災水患就掉淚。

楊聰財認為:「哭,是釋放情緒的好方式。」如果周遭親友有類似鬱悶的傾向出現,不妨先讓對方哭一會兒,接著再利用「互相勉勵」轉變情緒,如「生老病死是必然的,別太傷心,應該把握當下,好好活著。」

最後則是一定要有「具體的正向行動」,楊聰財強調:「只有實際去做有意義的事,如捐款、作義工,才能徹底安撫因負面資訊引起的感傷情緒。」他也呼籲民眾多關心周遭朋友,降低莫拉克水患影響的層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