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沒媽媽,爸爸生病,三年前就走了,所以我一定要學會堅強。」雖然周小妹的親人不是因為風災辭世,但是失去父母、只靠年邁阿嬤撫養的她,卻也盡了小小的心意,把全身上下僅有的一百元捐給了紅十字會。
周小妹在社工眼裡是特別的案主,因為她沒有失親兒應有的症狀,反而異常地體貼、孝順。
教導弟妹 體會阿嬤辛勞
要升國二的周小妹,媽媽在她幼時離家,爸爸開始酗酒,動輒打罵,三年前因猛爆性肝炎過世,留下六十多歲的阿嬤,和當時仍在就讀國小的三個手足;爸爸過世前,弟弟妹妹和最小的堂弟,都是由周小妹帶大。尿布是周小妹換的,學校聯絡簿是她簽的,功課也是品學兼優的她教的,社工覺得她就像位小媽媽。
在周小妹心裡,很明白阿嬤為他們付出多少,雖然她不知家裡經濟多困窘,也不清楚阿嬤身體好不好,只知道年紀大了,還得為扛起家計而去擺攤賣麵的阿嬤「好辛苦!」想到阿嬤的辛勞,她無奈地說:「弟弟妹妹都講不聽,覺得在家裡,有我和阿嬤會把所有的事都做好,所以他們不想做;唉,沒辦法,管也管不動。」
周小妹的弟妹剛升六年級,阿嬤不清楚是沒有父母的緣故,還是從前常被爸爸打的關係,常動不動就發脾氣,習慣講台語的阿嬤說:「精神科醫師開的藥,愈吃愈瘦,看了揪嘸甘,問醫生怎麼辦?醫生說,不然不要吃啊!我也不知如何才好。」後來醫生說要一對一諮商,不清楚又要再付多少費用。
失親負債 仍慶幸有個家
儘管周小妹的成熟、乖巧是阿嬤唯一的欣慰,但阿嬤還是很鬱悶,認為自己有天會倒下去,「自從兒子死後,我愈來愈無法負擔從前因醫療和生活遺留下的卡債和房貸,繳了好幾年,依舊欠八、九十萬,我現在每天早上睜開眼,就在煩惱錢要怎麼生出來。」
阿嬤還說,最近有人要幫她做債務協調,但是一次費用開價三萬八,實在付不出來。
雖然周小妹不知道阿嬤的苦,但阿嬤怕她們自卑,總要她們學習獨立,長大可以回報社會。最近看到莫拉克水患的慘狀,從來沒有「閒錢」的小妹硬是「搜括」出僅有的一百元捐出去,她說:「比較起來,我算幸福了,雖然沒有爸媽,但我還有一個家;雖然家並不完整,但還有很照顧我的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