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地於林 還道於河 讓災難不再重演

羅智華/文‧林錫霞/攝 |2009.08.21
945觀看次
字級

圖為新店溪施做的雨花壩,不但達到整治效益,連溪魚、生態都回來了。林錫霞攝

中度颱風莫拉克在台灣造成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災情,數以千計的災民因此無家可歸,數以百計的人因颱風而失去寶貴生命,驚人雨量在中南部造成嚴重水患與土石流肆虐,不但讓數十座橋梁應聲而斷,更讓高雄縣小林村慘遭「滅村」、數百人遭活埋的命運,而其他縣市路面、街道也在頓時間成了「水鄉澤國」,不少房子都是直接「泡在水裡」,積水久久不退,災民叫苦連天。

滿目瘡痍的殘破景象讓我們見識到颱風威力,而災民心中更是無語問蒼天,不解為何身為「中度颱風」的莫拉克會帶來如此嚴重災害?

天災加人禍 釀滔天巨災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游繁結表示,這次颱風降雨量可說是「百年罕見」,超過200年暴雨頻率,極大雨量讓很多地表都「撐不住」;連日豪雨導致山坡地土石滑動,引發土石流災害,落下的土石流入河川,強化洪水威力,造成下游更嚴重水患。他表示,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的風災效應造成了滔天巨災。

游繁結進一步解釋,當某個區域短時間內降下豪雨,本來就易因超出土地負荷而釀災,加上水土保持不良,更易引發土石流,引發更大災情。然而,颱風雖然是「天災」,但環環相扣的災情卻是「人禍」所導致。

從水土保持觀點來看,游繁結表示,台灣地質先天敏感,像是嘉南平原就是從中央山脈、阿里山山脈沖積而成的沖積層,小林村與神木村則屬於崩積層,一旦發生暴雨就易發生山崩、土石流。他強調,山區原本就不適合開發,但在政府沒嚴格把關與民眾商業利益考量下,讓台灣放眼望去盡是大片山坡地遭濫墾濫伐的景象,大雨一來,當然容易出狀況。

此外,「九二一地震」亦是導致近年土石流災情頻傳關鍵。地震的強烈搖晃將台灣地質「搖鬆搖散」,曾有日本專家來台研究地形,認為台灣若要回到九二一前的地質情況,至少得花上四十年時間才能回復原狀。

台灣大學土木系教授李鴻源表示,這也是為什麼專家學者一再強調要進行國土規畫的原因之一,但《國土計畫法》草案迄今都還卡在立法院裡生不出來,在沒法源情況下,讓國土規畫宛如「空中畫大餅」。

李鴻源表示,台灣並不是沒有國土規畫的研究資料,但長期來缺乏整合機制,導致資源沒被善用,就像福衛二號每天在空中進行觀測,但資料並沒有拿來好好作為國土規畫與防災之用。對此,游繁結亦有同感,以治水為例,台灣亦是「各吹各的調」,上游林木區域歸林務局管轄,主要河川中下游河段歸水利署管理,非主要河川則又歸地方縣市管轄,「多頭馬車」的結果讓治水始終無法有成效。

當局應建立土石流預警系統

李鴻源有感而發表示,水土保持向來不是一蹴可幾的工作,山坡地的保育更需要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一套整合機制。他建議,當局應建立土石流預警制度,拿出公權力讓易爆發土石流的危險區不住人、不蓋校,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